春候倏已和,林上鸣鸟哗
诗句 | 读音 |
---|---|
春候倏已和 | 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八戈 拼音: chūn hòushūyǐhé|hè|huó|huò|hú |
林上鸣鸟哗 | 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línshàng|shǎngmíng niǎohuá|huā |
春候倏已和,林上鸣鸟哗释义
【春候】1.春日的气候。唐杜牧《雪中书怀》诗:“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巵。”《宋史·吴奎传》:“今冬令反燠,春候反寒,太阳亏明,五星失度。”2.指春季的节气。唐谢观《初雷启蛰赋》:“启一声於春候,知万类之奋迅。”宋梅尧臣《送张叔展北归》诗:“江南春候早,水暖野芹生。”漢
【倏】《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竹切,音叔。倏忽。又犬走疾也。 下从犬。俗作倐,从火,非。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林】《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又《爾雅·釋詁》林,君也。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鸣鸟】凰。《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孙星衍注引马融曰:“鸣鸟,谓凤皇也。”《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鸣鸟蔑闻,《子衿》不作。”吕延济注:“鸣鸟,凤也。”2.鸣啼的鸟。南朝宋谢惠连《悲哉行》:“翩翩翔禽罗,关关鸣鸟列。”明夏完淳《李都尉从军》诗:“流泉清在山,鸣鸟声在林。”
【哗】《集韻》同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