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东都群玉府,光蟠虹霓气龙虎
诗句 | 读音 |
---|---|
淳化东都群玉府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chún|zhūnhuà|huādōng dōuqúnyù fǔ |
光蟠虹霓气龙虎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guāngpánhóng níqìlóng hǔ |
淳化东都群玉府,光蟠虹霓气龙虎释义
【淳】〔古文〕《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純。淸也,樸也。《張衡·思賦》何道眞之淳粹兮。《註》不澆曰淳。又沃也。《周語》王乃淳濯饗醴。又大也。《班固·幽通賦》黎淳耀於高辛兮。又兵車之耦曰淳。《左傳·襄十一年》鄭伯賂晉侯,廣車軘車淳十五乗。又鹹也。《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表淳鹵。《註》淳鹵,埆薄之地。《正義》淳鹵,地薄,故表之,輕其賦稅。又淳淳,流動貌。《莊子·則陽篇》禍福淳淳。又《集韻》朱倫切,音諄。漬也,沃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鐘氏淳而漬之。《註》淳,沃也。又主尹切,音準。布帛廣
【化】〔古文〕《唐韻》《正韻》呼霸切《集韻》《韻會》火跨切,花去聲。《說文》化,敎行也。《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老子·道德經》我無爲而民自化。又以德化民曰化。《禮·樂記》化民成俗。又《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又泛言攺易,亦曰變化。《易·繫辭》擬議以成其變化。又貨賄貿易曰化。《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又革物曰化。《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註》能生非類曰化。《疏》鳩化爲鷹之類。皆身在而心化。若化爲鴽,雀化爲蛤蜃之等,皆據身亦化,故云能生非類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玉府】1.《周礼》官署名。掌管天子之金玉玩好、兵器等。《周礼·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齐则共食玉。”贾公彦疏:“玉府以玉为主,玉外所有美物,亦兼掌之。”2.泛指收藏宝物的府库。《文献通考·征榷一》:“凡屠者歛其皮角筋骨入於玉府。”3.指道观、仙府、仙宫。唐武平一《奉和幸白鹿观应制》诗:“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明叶宪祖《鸾鎞记·秉操》:“我本玉府仙姝,岂偶凡夫俗子。”清洪昇《长生殿·闻乐》:“早离却玉府清严,一任珮摇风影,衣动霞光,小步红云垫。”4.道
【光】〔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
【蟠】《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爾雅·釋蟲》蟠,婦。《註》甕器底蟲。又《韻會》蒲官切,音盤。伏也,曲也,屈也。《揚子·太經》龍蟠于泥。又委也。《禮·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蟠于地。又蟠木。《大戴禮》乗龍而至四海,東至于蟠木。 通作盤。《袁公·諸葛亮贊》初九龍盤。又《集韻》蒲波切,音婆。《陸雲·贈鄭曼季詩》所謂伊人,在澗之阿。虎質山嘯,龍輝淵蟠。
【虹霓】见“虹蜺”。
【气】《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又與人物也。今作乞。又《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又《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唐韻》去旣切《集韻》《
【龙虎】1.龙与虎。晋王嘉《拾遗记·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尅伐;未用之时,常於匣里如龙虎之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又铸铜为大鼓,及飞廉、翁仲、铜駞、龙虎,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2.喻英雄俊杰。三国魏应璩《与尚书诸郎书》:“二三执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会。”唐李白《古风》之一:“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宋苏轼《九日黄楼作》诗:“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自注:“坐客三十餘人,多知名之士。”王十朋注:“崔班《灼灼歌》:坐中之客皆龙虎。”宋周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