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秋菊借芬馨,蚯蚓苍蝇许赓和

春兰秋菊借芬馨,蚯蚓苍蝇许赓和

诗句读音
春兰秋菊借芬馨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chūn lán qiū jújièfēn xīn
蚯蚓苍蝇许赓和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iū yǐncāng yíngxǔ|hǔgēng hè

春兰秋菊借芬馨,蚯蚓苍蝇许赓和释义

【春兰秋菊】花和秋天的菊花。多比喻物擅其长,各具其美。《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絶兮终古。”洪兴祖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唐石贯《和主司王起》:“絳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春兰秋菊益生津,金橘木瓜偏爽口。”

【借】《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夜切,嗟去聲。假也,貸也,助也,推獎也。《家語》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註》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前漢·文帝紀》假借納用。又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又設辭。《詩·大雅》借曰未知,亦旣抱子。又與藉耤通。又與假通。《後漢·李充傳》無所借借。《註》下音假。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義同。 本作,隸省作借,別作徣。漢典考證:〔《釋名》艸履曰不借。《註》言賤易有各自置,不假借也。〕 謹照原文改爲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

【芬馨】。旧题汉苏武《诗》之四:“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唐白居易《答桐花》诗:“受君封植力,不独吐芬馨。”明唐顺之《雁训》:“夫陆杜隰黍、秦粟吴粳,芬馨狼藉,穰穰满塍。”典

【蚯蚓】环节动物。体形圆长而柔软,经常穿穴泥中,能改良土壤,有益农事。《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螻蟈鸣,蚯蚓出。”《淮南子·时则训》引作“蚯螾”。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龙蟠虎踞之地,非蚯蚓之所居;麟穴凤巢之场,岂鵂鶹之所止。”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上:“崔豹《古今注》云:‘蚯蚓一名曲蟮,善长吟於地下,江东人谓之歌女。’谬矣。按,《月令》:‘螻蟈鸣,蚯蚓出。’盖与螻蟈同处,鸣者螻蟈,非蚯蚓也。吴人呼螻蟈为螻蛄。故谚云:‘螻蟈叫得肠断,曲蟮乃得歌名。’”老舍

【苍蝇】名。通常指家蝇,身体和腿上多毛,头部有一对复眼。体灰黑色。多出现于夏季,常集于腐臭物之上,能传染疾病。2.即青蝇。比喻进谗言的小人。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晋书·王敦传》:“敦復上表陈古今忠臣见疑於君,而苍蝇之人交构其间。”唐高适《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外》诗:“若将除害马,慎勿信苍蝇。”参见“青蝇”。

【赓和】续用他人原韵或题意唱和。《新唐书·刘太真传》:“德宗以天下平,贞元四年九月,詔羣臣宴曲江,自为诗,敕宰相择文人賡和。”明李唐宾《梧桐叶》第一折:“云英,你是裙釵女流之辈,何故賡和他人词章?岂不出丑。”清褚人穫《坚瓠二集·僧妓相讥》:“苏东坡与僧佛印、妓琴操,每相往来,饮酒賡和。”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诗载松寿堂《大梁集》中,賡和者廿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