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楼处子倾城,金陵狎客多情
诗句 | 读音 |
---|---|
春楼处子倾城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chūnlóuchǔ zǐqīng chéng |
金陵狎客多情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jīn língxiá kèduō qíng |
春楼处子倾城,金陵狎客多情释义
【春】〔古文〕萅旾《廣韻》昌脣切《集韻》《韻會》樞倫切,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又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又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又《集韻》尺尹切,音蠢。《周
【处子】1.犹处士。汉王符《潜夫论·交际》:“恭谦以为不肖,抗扬以为不德,此处子之覊薄,贫贱之苦酷也。”唐李邕《叶有道碑》:“且薛方、逢萌,备外臣之礼;虞仲、夷逸,终处子之业。”参见“处士”。2.犹处女。《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唐韩愈《送区弘南归》诗:“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清李渔《怜香伴·冤褫》:“我范介夫,在学中做秀才,就如在闺中做处子,兢兢业业,砥礪廉隅。”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三:“这位貌若处子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参见“
【倾城】1.《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郑玄笺:“城,犹国也。”孔颖达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后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北史·后妃传论》:“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2.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晋陶潜《闲情赋》:“表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传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子楚累举目观之,此姬絶色倾城。”清宣鼎《夜雨秋灯录·汤文正》:“花烛之下,妇果艷丽倾城。”3.形容花色绝美。明刘基《绝句漫兴》诗之一:“芙蓉亦有倾城色,不见东风却拒霜。”参见“倾国倾城
【金陵】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南朝齐谢朓《鼓吹曲·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2.中晚唐人常以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唐李绅《宿瓜州》诗:“烟昏水郭津亭晚,迴望金陵若动摇。”唐杜牧《杜秋娘》诗序:“杜秋,金陵女也。”冯集梧注:“……唐人谓京口亦曰金陵。”宋王楙《野客丛书·北固甘罗》:“赵璘《因话録》言李勉至金陵,屡讚招隐寺标致。盖时人称京口亦曰金陵。”3.北魏
【狎客】1.陪伴权贵游乐的人。《陈书·江总传》:“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共陈暄、孔范、王瑗等十餘人,当时谓之狎客。”唐王涣《惆怅诗》之九:“陈宫兴废事难期,三阁空餘緑草基;狎客沦亡丽华死,他年江令独来时。”清龚自珍《明良论二》:“伺主人喜怒之狎客,试召而詰之,则岂有为主人分一夕之愁苦者哉?”2.旧称嫖客。唐韩偓《六言》诗之一:“春楼处子倾城,金陵狎客多情。”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回仪卫》:“妓女旧日多乘驴,宣政间惟乘马……少年狎客往往随后。”清钮琇《觚賸·河东君》:“钱之门多狎客,往来传致,迄
【多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唐何兆《玉蕊花》诗:“惟有多情天上雪,好风吹上緑云鬟。”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红楼梦》第十六回:“谁知爱势贪财的父母,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郭小川《厦门风姿》诗:“相思树呵相思树,用你那多情的手儿指指路。”2.指钟情的人。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宋苏轼《蝶恋花》词:“墙里鞦韆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