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诗句读音
春日在天涯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chūn rìzàitiān yá
天涯日又斜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九麻
拼音: tiān yá4yòuxié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释义

【春日】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汉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唐寒山《诗》之六十:“洛阳多女儿,春日逞华丽。”管桦《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2.春天的太阳。三国魏曹冏《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唐杜牧《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3.立春之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斜】《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邪。《說文》抒也。《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又直加切,音秅。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