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金门与玉堂,屡因狂直拜封章
诗句 | 读音 |
---|---|
出入金门与玉堂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chū rùjīn ményǔ|yù|yúyù táng |
屡因狂直拜封章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lǚyīnkuáng zhíbàifēng zhāng |
出入金门与玉堂,屡因狂直拜封章释义
【出入】1.出进。《诗·小雅·北山》:“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史记·项羽本纪》:“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关者,闭也。出入由门,关闭当审。”唐杜甫《石壕吏》诗:“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幸喜得他家庄上有个大马圈,另开车门,出入方便。”鲁迅《呐喊·自序》:“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2.往来。《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杜预注:“出入,犹往来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长桑君
【金门】1.见“金马门”。2.见“金明门”。3.代指富贵人家。《魏书·常景传》:“夫如是,故綺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4.指以黄金为装饰的门。《封神演义》第六五回:“玉殿金门两扇开,乐声齐奏下瑶臺。”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玉堂】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战国楚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罗帷,经於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韩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汉刘向《九叹·逢纷》:“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闕而玉堂。”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朱阁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2.汉宫殿名。《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建章宫……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司马贞索隐引《汉武故事》:“玉堂基与未央前殿等,去地十二丈。”《东观汉记·孝冲皇帝纪》:“永嘉元年春正月,帝崩於玉堂前殿。”3.泛指宫殿。唐杜甫《进雕赋
【屡】〔古文〕《集韻》《韻會》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因】〔古文〕《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姻。《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又仍也,襲也。《論語》殷因於夏禮。《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時子因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又緣也。《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
【狂直】疏狂率直。《汉书·朱云传》:“此臣素著狂直於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陈书·周弘正传》:“虽盛德之业将絶,而狂直之风未坠。”宋秦观《代中书舍人谢上表》:“自亦笑其阔迂,人或怜其狂直。”清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诗:“我喜攻人短,君当宥狂直。”
【封章】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汉扬雄《赵充国颂》:“营平守节,屡奏封章。”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密勿奏封章,清明操简牘。”明张煌言《上监国启》:“虽倾日有心,而瞻云无路。又惧旁疑他妬,未敢轻达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