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亦多门,水陆迷畏途
出师亦多门,水陆迷畏途释义
【水陆】与陆路。晋左思《蜀都赋》:“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唐刘禹锡《代窦中丞谢上表》:“伏以道途遐阻,水陆縈紆。”鄢国培《巴山月》第一章一:“南京失守,日本人兵分两路,向武汉水陆并进。”2.水上与陆地。南朝宋鲍照《灵丘竹赋》:“每冠名於华戎,将擅奇於水陆。”《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摶风初举,建旟上地,庇民立政,时雨滂流,下识亷耻,仁加水陆,移风易俗,自齐变鲁,此王之功也。”《隋书·南蛮传论》:“水陆可居,咸为郡县。”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3.水旱作物。亦指水田与旱田。《隋书·东
【迷】《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說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詩·小雅》俾民不迷。
【畏】〔古文〕《唐韻》於胃切《集韻》紆胃切,音尉。惡也。《廣韻》畏懼。《增韻》忌也。又心服也。怯也。《易·震卦》雖凶无咎,畏鄰戒也。《書·呂》永畏惟罰。《傳》當長畏懼,惟爲天所罰。又《集韻》於非切,音威。《書·臯陶謨》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傳》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釋文》畏如字。徐音威。○按《古文尚書》威畏同,天威棐忱,今文作畏。《禮·表記》引書:德威惟威。註:讀作畏。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中,恆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橈。杜子春云畏當作威。威謂弓淵,角之中央與淵相當。鄭謂畏讀如秦師入隈之隈。《釋文》
【途】《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廣韻》道也。又通作涂、塗。《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論語》遇諸塗。又叶徒故切,音度。《張衡·思賦》雲師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出师】。《左传·文公十六年》:“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后汉书·吴汉传》:“每当出师,朝受詔,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负鄙为艰,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众十旅。”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乙巳出师。会天大雨,三昼夜不絶。”茅盾《喜剧》:“那时上海还是孙传芳的势力,那时国民革命军还没有出师北伐。”2.徒工期满学成。韩少华《红点颏儿》二:“我学了三年零一节,刚出师,就‘晋’到了前柜。”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多门】1.谓颁令之处很多。《左传·襄公三十年》:“﹝陈﹞政多门。”杜预注:“政不由一人。”《左传·昭公十三年》:“晋政多门。”杜预注:“政不出一家。”《宋书·王玄谟传》:“时朝政多门,玄谋以严正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南史·梁纪上》:“‘六贵’……‘八要’,及舍人王咺之等四十餘人,皆口擅王言,权行国宪。帝谓张弘策曰:‘政出多门,乱其阶矣。’”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明皇召诸学士宴於便殿,因酒酣,顾李白曰:‘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姦倖。’”2.谓多家多户。唐杜甫《后出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