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东楼

慈恩寺东楼

朝代:唐朝 | 作者:曹松 | 诗词类型:唐诗

慈恩寺东楼原文

寺楼凉出竹,非与曲江赊。野火流穿苑,秦山叠入巴。
风梢离众叶,岸角积虚沙。此地钟声近,令人思未涯。

慈恩寺东楼拼音版

sì lóu liáng chū zhú ,fēi yǔ qǔ jiāng shē 。yě huǒ liú chuān yuàn ,qín shān dié rù bā 。

寺楼凉出竹,非与曲江赊。野火流穿苑,秦山叠入巴。

fēng shāo lí zhòng yè ,àn jiǎo jī xū shā 。cǐ dì zhōng shēng jìn ,lìng rén sī wèi yá 。

风梢离众叶,岸角积虚沙。此地钟声近,令人思未涯。


慈恩寺东楼作者曹松简介

曹松(约830─?)字梦徵,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人。早年家贫,避居洪州西山,其后投奔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又一度落拓江湖,奔走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广东、广西等地。昭宗光化四年(901)登进士第,时已七十余岁。曾任秘书省正字。其诗多旅游题咏、送别赠答之作,较少接触现实题材。风格颇似贾岛,取境幽深,以炼字炼句见长,但并未流于枯涩。《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编为二卷。

慈恩寺东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宾至如归】客到此如归其家。形容待客亲切、周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寧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具备,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东周列国志》第七八回:“四方之客,一入鲁境,皆有常供,不至缺乏,宾至如归。”… 查看详情

  仅仅因为国君没有接见,就动怒拆毁了该国客舍的围墙,还以巧妙动听的言辞,说得对方连赔不是,不仅国君出来接见,而且还礼遇有加,满意且满载而归。初看起来还有点过分,有点儿太“那个”了,犯得著如此大动肝火,做出如此大胆的事儿来吗?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件表面上看来有点儿荒唐的事情的背景。晋国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