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惭愧支离叟,何功消受水衡钱
诗句 | 读音 |
---|---|
何功消受水衡钱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é|hē|hègōngxiāo shòushuǐ héng qián |
此生惭愧支离叟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cǐshēngcán kuìzhī lí sǒu |
此生惭愧支离叟,何功消受水衡钱释义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功】《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公。《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廣韻》功績也。《書·禹謨》九功惟敘。又自以爲功曰功之。《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又功,毛詩作公。《詩·小雅》以奏膚公。《註》功也。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又《廣韻》漢複姓。《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又叶居銀切,音巾。
【消受】1.享用;受用。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也则为荐贤人当上赏,消受的紫綬金章。”《儒林外史》第二回:“受了十方的钱钞,也要消受。”冰心《寄小读者》三:“冰心何福,得这些小孩子天真纯洁的爱,消受这甚深而不牵累的离情。”2.禁受;忍受。元张氏《青衲袄·偷期》套曲:“四眸相顾,两意相投,此情难消受。”明沉谦《鹊桥仙》词:“溪桥烟冷月初斜,怎消受五更寒角?”清李渔《慎鸾交·久要》:“那恶名儿,端的是难消受。”蒋光慈《哀中国·在黑夜里》:“这地狱的生活如何能令人消受得!”
【水衡钱】私藏的钱。由水衡都尉、水衡丞掌管、铸造,故称。《汉书·宣帝纪》:“﹝本始﹞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水衡与少府皆天子私藏耳。”2.泛指国帑。南朝陈徐陵《中妇织流黄》诗:“欲知夫壻处,今督水衡钱。”清秦松龄《满目》诗:“薄海徧供金革费,羣公莫滥水衡钱。”郁达夫《日本竹枝词》之八:“羡煞传经诸伏女,一时分得水衡钱。”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生】〔古文〕《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又《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又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又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又《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
【惭愧】亦作“慙媿”。亦作“慙愧”。1.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国语·齐语》:“是故大国慙媿,小国附协。”《汉书·贡禹传》:“自念终亡以报厚德,日夜慙愧而已。”《南史·孝义传上·韩係伯》:“隣人惭愧,还所侵地,躬往谢之。”《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目今正值空乏,不能相济,惭愧!惭愧!”巴金《哑了的三角琴》:“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情并不曾做到。”2.感幸之词。意为多谢、难得、侥幸。唐王绩《过酒家》诗之五:“来时长道貰,惭愧酒家胡。”唐元稹《长滩梦李绅》诗:“慙媿梦魂无远近,不辞风
【支离叟】1.指支离疏。宋刘克庄《最高楼·乙卯生日》词:“此生惭愧支离叟,何功消受水衡钱。”参见“支离疏”。2.松的别称。元陆友《研北杂志》卷下:“﹝鲜于枢﹞於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所居旁,名之曰支离叟。”亦省作“支离”。清施闰章《慈仁寺松》诗:“支离尔何意,不厌卧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