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结友寻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间

此时结友寻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间

诗句读音
此时结友寻名山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cǐ shíjié|jiēyǒuxúnmíng shān
伶俜徒步水石间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拼音: líng pīngtú bùshuǐ shíjiān|jiàn

此时结友寻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间释义

【此时】候。《后汉书·刘玄传》:“﹝韩夫人﹞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唐白居易《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典

【结】《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又《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又《博雅》曲也。又《玉篇》要也。又《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又《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名山】1.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礼记·礼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饗帝于郊。”郑玄注:“名,犹大也。”孙希旦集解:“名山,谓五岳也。”唐李白《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剡中。”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晋国名山不可数,恒岳居尊太岳附。”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一:“它上面:没有名山,没有盛景,没有古庙。”2.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史记·太史公自序》:“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司马贞索隐:“言正本

【伶俜】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唐杜甫《新安吏》诗:“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清那彦成《疏影》词:“惺忪香国,忍伶俜抱影,冻禁孤碧。”2.又孤立貌。宋范成大《望海亭赋》:“若夫浩荡轩豁,孤高伶俜;腾驾碧寥,指麾沧溟。”3.飘泊貌;流离貌。唐柳宗元《祭万年斐令文》:“屡闻凋缺,互见迁黜,契阔伶俜,分形间质。”金元好问《再到新卫》诗:“蝗旱相仍岁已荒,伶俜十口值还乡。”明屠隆《昙花记·义仆遇主》:“害得一家伶俜,于心何忍?”4.引申指残落,凋零。明郑若庸《玉玦记·访姨》:“衰

【徒步】1.步行。《后汉书·徐稺传》:“稺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稺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时已薪水不继,余佯为雇骡以安其心,实则囊饼徒步且食且行。”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我们一部分人组织了一个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西来,沿途分门别类收集了不少材料。”2.平民的代称。古时平民出行无车,故称。《战国策·齐策四》:“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閭里,士之贱也亦甚矣。”《汉书·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

【水石】指流水与水中之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溱水》:“水石惊瀨,传响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宋苏轼《石钟山记》:“酈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鐘。”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唐李白《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五代齐己《将之匡岳过寻阳》诗:“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宋王安石《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强策羸驂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宋苏轼《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山川良

【间】〔古文〕《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蕑。《說文》隙也。从門从月。會意,亦形。《徐鍇曰》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又《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又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