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之仓箱袢,始应政事修

赐之仓箱袢,始应政事修

诗句读音
始应政事修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shǐ1|4zhèng shìxiū
赐之仓箱袢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平二十二元
拼音: 4zhīcāng xiāng4

赐之仓箱袢,始应政事修释义

【始】〔古文〕乨兘《廣韻》《正韻》詩止切《集韻》《韻會》首止切,音。初也。《易·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毛詩序》是爲四始。《註》風二雅頌也。《前漢·鮑宣傳》日食于三始。《註》元日爲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猶朝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春秋法五始之要。《註》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敎之始。公卽位者,一國之始。又七始,華始,樂名。《孟康曰》七始,天地人四時之始。華始,萬物英華之始。《漢·安世房中歌》七始華始,肅倡和聲。又旬始,星名。《前漢·天文志》旬始,出于北斗傍。《司馬相如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政事】1.政务。《书·皋陶谟》:“政事懋哉!懋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虽艺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也。”瞿秋白《论大众文艺·大众文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说书就是说书,你说一件政事,你用你的人话说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2.谓有处理政治事务的才能。《晋书·王棱传》:“从兄导以棱有政事,宜守大郡,乃出为豫州太守。”元刘祁《归潜志》卷九:“赵以其(杨之美)学问、政事过人,雅重之。”

【修】《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又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又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又《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又姓。漢屯騎校尉修炳。又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又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又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漢典考證:〔《周禮·冬官考

【赐】《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說文》予也。《篇海》錫也。《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註》三賜,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賜。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註》賜,猶惠也。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又姓。《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非。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仓箱】《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玄笺:“成王见禾穀之税,委积之多,於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是言年丰收入踰前也。”朱熹集传:“箱,车箱也。”后因以“仓箱”喻丰收。唐权德舆《中书门下贺两表》:“籉笠就绪,仓箱可期。”明徐渭《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边储告匱,久无望於仓箱。”

【袢】《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玉篇》衣無色也。又《類篇》袢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袢也。《傳》是當暑袢延之服也。又《集韻》普半切,音泮。《類篇》袢迅,盛服貌。漢典考證:〔《類篇》絆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絆也。〕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 考證:〔《類篇》絆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絆也。〕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