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志竟蹉跎,薄命来谗言

此志竟蹉跎,薄命来谗言

诗句读音
此志竟蹉跎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cǐzhìjìngcuō tuó
薄命来谗言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bó mìngláichán yán

此志竟蹉跎,薄命来谗言释义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竟】《廣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敬。窮也,終也。《史記·項羽紀》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高祖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前漢·元帝紀》竟寧元年。《師古註》竟者,終極之言,言永安寧也。《霍光傳》縣官重太后,故不竟。《師古註》竟,窮竟其事也。又《說文》樂曲盡爲竟。又地名。《史記·白起傳》遂東至竟陵。《註》在郢州長壽縣南百五十里。又姓。出《何氏姓苑》。又《集韻》舉影切,音景。與境同,界也。《禮·曲禮》入竟而問禁。《疏》竟,界首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字彙補》按竟界之竟,宜从上聲。徐師

【蹉跎】失足。《楚辞·王褒<九怀·株昭>》:“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洪兴祖补注:“蹉跎,失足。”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若乃絶岭悬坡,蹭蹬蹉跎。”2.失时。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胡荽》:“蹉跎失机,则不得矣。”3.衰退。唐白居易《续古诗》之七:“容光未销歇,欢爱忽蹉跎。”唐薛逢《追昔行》:“嘆息人生能几何,喜君颜貌未蹉跎。”4.失意;虚度光阴。南朝齐谢朓《和王长史卧病》:“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唐李颀《放歌行答从弟墨卿》:“由是蹉跎一老夫,养

【薄命】不好;福分差。《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薄命,端遇竟寧前。”《北史·文苑传·侯白》:“文帝闻其名,召与语,悦之……后给五品食,月餘而死。时人伤其薄命。”《红楼梦》第三二回:“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巴金《春》五:“为什么女子就不如男子呢?为什么做一个女子就免不了薄命?”

【来】〔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

【谗言】话毁谤人。亦指坏话,挑拨离间的话。《书·盘庚下》:“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孔传:“汝勿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世道难於剑,谗言巧似笙。”清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是时轻薄曹,谗言犹煽构。”何其芳《画梦录·淳于棼》:“谗言的流布使我郁郁不乐。”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