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更拟著幽襌,半世伥伥真误计
诗句 | 读音 |
---|---|
从今更拟著幽襌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五寒 拼音: cóng jīngēng|gèngnǐyōudān |
半世伥伥真误计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bàn shìchāng1wùjì |
从今更拟著幽襌,半世伥伥真误计释义
【从今】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宋郭应祥《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杜鹏程《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拟】《唐韻》魚紀切《集韻》《韻會》偶起切,疑上聲。《說文》度也。《增韻》準擬揣度以待也。《易·繫辭》擬之而後言。《疏》擬度之而後言也。又像也,比擬也。《前漢·公孫弘傳》管仲相齊有三歸,侈擬於君。《註》擬,疑也,言相似也。《後漢·張衡傳》吾觀太,方知子雲妙極道數,乃與五經相擬。《集韻》或作譺。又作懝。《禮記》通作儗。《漢書》借作儀。zdic.net汉典
【幽】《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正韻》於尤切,音呦。《說文》幽隱也。《易·履卦》幽人貞吉。《疏》幽隱之人,守道貞吉。《禮·儒行》幽居而不淫。《疏》君子雖復隱處,常自修整不傾邪也。《後漢·章帝章和元年詔》光照六幽。《註》謂六合幽隱之處也。又《爾雅·釋詁》幽,微也。《疏》幽者,深微也。《史記·樂書》極幽而不隱。又《玉篇》幽,深遠也。《易·繫辭》无有遠近幽深。《疏》言易之告人,无問遠之與近,及幽邃深遠之處,皆告之也。《詩·小雅》幽幽南山。《註》幽幽,深遠也。又《玉篇》幽,不明。《正韻》幽,闇也。《書·舜典
【襌】《唐韻》《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說文》衣不重也。《禮·玉藻》襌爲絅。《註》有衣裳而無裏。《揚子·方言》汗襦,或謂之襌襦。《前漢·江充傳》初,充召見犬臺宮,衣紗縠襌衣。《師古註》襌衣制若今之朝服中襌也。 《集韻》作單。
【半世】半生,半辈子。唐韩愈《赠侯喜》诗:“半世遑遑就举选,一名始得红颜衰。”宋黄庭坚《书磨崖碑后》诗:“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丝。”明袁宏道《有感》诗:“三生白业施功浅,半世乌纱染俗果。”洪深《贫民惨剧》第三幕:“王一声:你是半世快活,已经给我耽误啦,我要是现在就死啦嘛,你还可以图下半世快活。”
【伥】《廣韻》褚羊切,音。《說文》狂也。一曰仆也。又狂行不知所如也。《禮·仲尼燕居》瞽者無相,倀倀乎其何之。又倀鬼,虎齧人,人死,魂不敢他適,輒隷事虎,名曰倀。《聽雨記談》人遇虎,衣帶自解,皆別寘於地。虎見人躶,而後食之,皆倀所爲。倀可謂鬼之愚者也。又《集韻》仲良切,音長。義同。又除庚切,音棖。獨立貌。又《廣韻》《集韻》豬孟切,音趟。《廣韻》萌倀,失道也。《集韻》倀〈亻亨〉,疎率也。
【真】同眞。俗字。
【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寤。《說文》謬也。《書·立政》其勿誤于庶獄庶愼。《傳》誤,失也。《禮·聘義》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食也。《註》誤,謂禮節錯誤也。《前漢·張耳傳》君何言之誤。《吳志·周瑜傳》瑜精音樂,雖三爵後,其閒缺誤,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郞顧。又《字林》通作悞。惑也。《荀子·正論篇》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以欺愚者。
【计】《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繼。《說文》會也,算也。从言从十。徐曰:十者,物成數。會意。《左傳·昭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禮·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註》書謂六書,計謂九數。《周禮·天官》小宰以六計弊羣吏之治。《註》弊,斷也。《疏》六計,謂善、能、敬、正、法、辨,皆以廉爲本,計其功過多少而聽斷之也。又《司會註》司會,主天下之大計。《疏》日計曰成,月計曰要,歲計曰會。《史記·平準書》桑弘羊以計算用事。又《玉篇》謀也。《廣韻》籌策也。《史記·項羽紀》項梁召諸別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