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岭参西学,兰陔揜北堂
诗句 | 读音 |
---|---|
兰陔揜北堂 | 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lán gāiyǎnběi táng |
葱岭参西学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cōnglǐng|língcān|shēn|cēn|sānxī xué |
葱岭参西学,兰陔揜北堂释义
【兰陔】《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晋束晳承此旨而作《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以“兰陔”为孝养父母之典。唐刘禹锡《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诗:“兰陔行可採,莲府犹回瞪。”宋陆游《贺皇太后笺》:“圣子问安,方极兰陔之养。”清朱彝尊《送周赞善清原视学浙江》诗之二:“兰陔花暖日初晴,莱衣潘舆次第迎。”
【揜】《唐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淹上聲。《說文》自關以東謂取曰揜。《揚子·方言》揜,取也。關東曰揜,關西曰。一曰覆也。《禮·禮器》豚肩不揜豆。又《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又困迫也。《易·困彖》困剛揜也。《禮·表記》篤以不揜。《疏》君子篤厚行於善道,不使揜逼而被困迫也。又《揚子·方言》滅也。吳揚曰揜。又揜然,疾歸貌。《漢書·司馬相如傳》揜乎反鄉。又《唐韻》烏敢切《集韻》《韻會》烏感切,庵上聲。手揜物也。 《韻會》與掩同。互詳掩字註。漢典考證:〔又揜然,疾歸貌。《司馬相如·子虛賦》揜乎反鄉。〕
【北堂】1.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郑玄注:“北堂,房中半以北。”贾公彦疏:“房与室相连为之,房无北壁,故得北堂之名。”后因以“北堂”指主妇居处。唐韩愈《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清方苞《工部尚书熊公继室李淑人墓志铭》:“而淑人留京师,余尝拜于北堂。既弥留,入视於寝,迫公事,未得与殯敛。”2.指母亲的居室。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毛传:“背,北堂也。”宋王禹偁《寄金乡张赞善》诗:“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着着斑衣。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
【葱】〔古文〕蔥《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韻會》麤叢切,音聰。《說文》菜也。《本草》蔥从悤,外直中空,有悤通之象也。《禮·內則》膾春用蔥。又劒名。《荀子·性惡篇》桓公之蔥。又《爾雅·釋器》靑謂之蔥。《詩·小雅》有瑲蔥珩。《註》蔥,蒼也。《禮·玉藻》三命赤韍蔥衡。又山名。《後漢·章帝紀註》蔥嶺,在燉煌西,其山高大多蔥。又《韻會》氣通達也。《方氏禮記解註》氣達爲蔥。《後漢·光武紀》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蔥蔥然。又《集韻》初江切,音窻。《左傳·定九年》陽虎載蔥靈,寢于其中而逃。《註》蔥靈,輜車名。又《韻
【岭】《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零岭巆,山深貌。又山名。《唐·元結·閔岭中樂府》入岭中而登玉峰。(嶺)〔古文〕阾《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音領。《說文》山道也。《廣韻》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領,可通道路者。《裴潛廣州記》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爲五嶺。《鄧德明·南康記》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爲九嶺。《沈約詩》置嶺白雲閒。又通作領。《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又叶離珍切,音陵。《王褒·九懷》駕元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参】〔古文〕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含切,音驂。《集韻》謀度也,閒厠也。又《玉篇》相謁也。《廣韻》參,承也,覲也。又《增韻》干與也,參錯也。又《韻會》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易·繫辭》參伍以變。《韻會》左傳,自參以上。周禮,設其參。皆謂三相參列也。後世參軍,參謀,參知政事,蓋取此義。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註》參三星者,白虎宿中,東西直似稱衡也。又《唐韻》所今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音森。《說文》商星也。本作曑,从晶聲。《徐曰》其上晶與星同義也。今文作參。
【西学】小学名。《礼记·祭义》:“祀先贤於西学。”郑玄注:“西学,周小学也。”孔颖达疏:“周之小学在西郊。”《大戴礼记·保傅》:“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2.旧时我国称从欧美传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明万历以后,耶稣会教士利玛窦、艾儒略等相继东来,将西方学术、学说传入中国,后统称新学,亦名“西学”。清末容閎有《西学东渐记》。清王韬《瓮牖馀谈·专重天算》:“兹海内所知者,尚有李壬叔、邹特夫数人在也。是则中国之明西学者未尝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