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犹较可,二乘闻说心如火
诗句 | 读音 |
---|---|
聪明人 | 平仄: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cōng míngrén |
犹较可 | 平仄:平 仄 仄 拼音: yóujiào kě |
二乘闻说心如火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四果 拼音: èr chéngwén shuōxīnrúhuǒ |
聪明人,犹较可,二乘闻说心如火释义
【聪明】灵敏。《易·鼎》:“巽而耳目聪明。”《墨子·节用中》:“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髮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宋欧阳修《常州张卿养素堂》诗:“志在言谈犹慷慨,身闲耳目益聪明。”明刘基《郁离子·瞽聩》:“人有耳目,而见闻有所不及,恒思所以聪明之。”清戴名世《戴母唐孺人寿序》:“孺人今行年七十,聪明强健,无异曩昔。”2.谓明察事理。《荀子·王霸》:“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张守节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犹】《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
【较可】1.疾病减轻;痊愈。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王季思校注:“较谓病减轻也。可,助辞。较可犹云轻可。”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来到这半途中,染了一场冻天行的病证,方纔较可。”2.犹言还可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不甚醉颜酡,却早嫌玻璃盏大。从因我,酒上心来较可。”王季思校注引毛西河曰:“言不胜醉者,可因酒乎,因我耳。若因酒犹较可耳。”
【二乘】即贰乘。副车。《列子·周穆王》:“巨蒐氏乃献白鵠之血以饮王,具牛马之湩以洗王之足,及二乘之人。”佛教语。一般。包括声闻乘与缘觉乘。南朝梁沉约《内典序》:“义隐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窥。”《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若以智慧照烦恼者,此是二乘小儿,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二乘只是方便,大乘才是究竟。”
【闻说】犹听说。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清吴伟业《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天台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