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释义
【四支】四肢。《易·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孔颖达疏:“四支,犹人手足,比於四方物务也。”唐陆龟蒙《和新秋即事三首韵》:“愁寻冷落惊双鬢,病得清凉减四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四支已冰,焉有生理!”鲁迅《坟·我之节烈观》:“虽然是他发声,却和四支五官神经内脏都有关系。”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常宁】1.长期安宁。《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寧。”汉王粲《从军诗》:“日月不安处,人谁获常寧。”2.汉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合欢、增城、安处、常寧。”吕延济注:“合欢而下,并殿名。”
【促促】1.犹短短的。指时间。三国魏曹操《苍舒诔》:“促促百年,亹亹行暮。”2.犹短短的。指空间。唐张籍《山头鹿》诗:“山头鹿,双角芟芟,尾促促。”3.匆匆。晋陆机《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唐刘禹锡《途中早发》诗:“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宋苏轼《仙都山鹿》诗:“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冯至《北游》诗:“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4.拘谨小心貌。唐韩愈《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歠。”5.劳苦不安貌。唐李益《促促曲》:“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
【念道】”。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