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诗句读音
摧残梧桐叶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三十怗
拼音: cuī cánwú tóngyè|xié
萧飒沙棠枝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xiāo sàshā tángzhī|qí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释义

【摧残】毁损,使残败。汉张衡《西京赋》:“梗林为之靡拉,朴丛为之摧残。”唐寒山《诗》之一九一:“昨见河边树,摧残不可论。”明唐顺之《公移》:“据该道报称:刘庄一场,将次成巢,贼虽摧残已甚,而蹢躅可虞。”清汪懋麟《春夜雨中即事》诗之一:“絃管声中夜漏迟,满天风雨不曾知。梨花一树摧残了,可惜将开未放时。”沈从文《会明》:“一切的风雨寒暑,不能摧残它。”

【梧桐】。落叶乔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供制皂或润滑油用。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孔颖达疏:“梧桐可以为琴瑟。”《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唐聂夷中《题贾氏林泉》诗:“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明范受益王錂《寻亲记·局骗》:“馁腹欲餐胡地雪,梧桐巢破凤凰分。”2.鸟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梧桐》:“京师十月以后,则有梧桐鸟等。梧桐者,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

【叶】《玉篇》古文協字。《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又《集韻》同旪。《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註》師古曰,旪讀曰叶。又《正韻》同汁。《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註》汁、叶同。(葉)《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音枼。《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又世也。《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又《博雅》聚也。又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又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又與通。《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

【萧飒】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唐陈羽《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颯风生斑竹林。”宋王安石《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颯水潺湲。”清纳兰性德《唐多令·雨夜》词:“萧颯不堪闻,残妆拥夜分。”2.萧条冷落。唐杜甫《相从歌赠严二别驾》:“成都乱罢气萧颯,浣花草堂亦何有。”宋王安石《金陵怀古》诗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颯满僧窗。”清狄亿《菩萨蛮》词:“萧颯不胜情,孤鸿三两声。”3.稀疏;凄凉。唐李白《飞龙引》之二:“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颯如秋霜。”宋陆游《独立》诗:“白髯萧颯一愚公

【沙棠】1.木名。木材可造船,果实可食。《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吕氏春秋·本味》:“果之美者,沙棠之实。”晋郭璞《沙棠》诗:“安得沙棠,制为龙舟,汎彼沧海,眇然遐游。”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歌》:“沙棠之桨云母舟,美人玉袖搊箜篌。”2.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南朝宋傅亮《芙蓉赋》:“岂呈芬於芷蕙,将越味於沙棠。”谭作民《噩梦》诗:“餐沙棠,饮沆瀣。”3.传说中的一种玉名。《淮南子·墬形训》:“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

【枝】《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木別生條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廣韻》枝柯也。《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又散也。《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又與支通。《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又支持也。《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又干支亦作幹枝。《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又手節曰枝。《孟子》爲長者折枝。《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又《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又枝江,縣名。《前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