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

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

诗句读音
翠华回跸清驰道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cuì huáhuí bìqīngchí dào
绣指观风绝犬庞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xiùzhǐguān fēngjuéquǎnpáng

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释义

【翠华】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李善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南朝梁沉约《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唐陈鸿《长恨歌传》:“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宋陆游《晓叹》诗:“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清陈维崧《游顾龙山》诗:“闻説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清孔尚任《桃花扇·拜坛》:“想翠华,守枯煤山几枝花。”

【回跸】指帝王返驾回宫。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迨和议成,英法兵退至天津,留京王大臣疏请回蹕,上将从之,为三奸所尼,屡下詔改行期。”《清史稿·礼志四》:“车驾蒞至輒悬奉,回蹕后庋藏。”

【驰道】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穀,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孔颖达疏:“驰道,正道。如今之御路也。是君驰走车马之处,故曰驰道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治驰道。”裴駰集解引应劭曰:“驰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然。”宋梅尧臣《和王景彝正月十四夜有感》:“驰道横头起山岳,露臺周匝簇车轮。”清宋之绳《随跸杂记》诗:“絶壁成驰道,坚冰过属车。”典

【绣】《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說文》五采備也。《釋名》繡,修也,文修修然也。《書·益稷》黼黻絺繡。《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謂之繡。又姓。《姓氏急就篇》漢有繡君實。又《集韻》先彫切,音蕭。《類篇》綺屬。《詩·唐風》素衣朱繡。《箋》繡,當爲綃。《韻補》當讀如肖。漢典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 謹照原文爲之改謂之。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 謹照原文爲之改謂之。

【指】〔古文〕《唐韻》職雉切《集韻》《韻會》軫視切,音旨。《說文》手指也。《易·說卦》艮爲指。《疏》取其執止物也。《左傳·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動。《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將指,四無名指,五小指。又《定十四年》以戈擊闔廬傷將指。《註》足,大指也。言其將領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爲長。故足以大指爲將,手以中指爲將。又《廣韻》斥也。《易·繫辭》辭也者,各指其所之。《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又示也。《禮·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前漢·蕭何傳》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註》指示者,以手指示之。又《增韻》指

【观风】1.察看时机。《易·观》“观我生进退”唐孔颖达疏:“故时可则进,时不可则退,观风相几,未失其道,故曰观我生进退也。”2.指望风。《金瓶梅词话》第十三回:“我这里与你两箇观风。”3.谓观察民情,了解施政得失。语出《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南朝宋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观风久有作,陈诗愧未妍。”唐张说《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问俗兆人阜,观风五教宣。”清李渔《蜃中楼·传书》:“本院奉旨出巡,正要观风问俗。”朱自清《文学的标准与尺度》:“戏曲和小说不但可以观民风,还可以观士风

【绝】〔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又《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又《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

【犬】《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切,圈上聲。《說文》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埤雅》傳曰: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書·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禮·曲禮》效犬者,左牽之。《疏》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爲犬,小者爲狗。故月令皆爲犬,而周禮有犬人職,無狗人職也。但燕禮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語耳。又《禮·曲禮》犬曰羹獻。《周禮·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屬,故連類在此。犬有二義,以能吠止人則屬艮,以能言則屬兌。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其親名之曰犬子

【庞】《廣韻》薄江切《集韻》《韻會》皮江切,音胮。《說文》高屋也。又雜亂貌。《書·周官》不和政龐。又姓。周畢公高後,封於龐,因氏焉。又《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集韻》充實也。《詩·小雅》四牡龐龐。《前漢·司馬相如傳》湛恩龐洪。又地名。《前漢·地理志》九眞郡都龐。又《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龍。義同。又《集韻》蒲蒙切,音蓬。充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