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

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

诗句读音
淬砺秋水清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cuì lìqiū shuǐqīng
携持远山曙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去九御
拼音: xié chíyuǎn shānshǔ

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释义

【淬砺】1.淬火磨砺。北齐刘昼《新论·崇学》:“越劒性利,非淬礪而不銛。”唐元稹《箭镞》诗:“箭鏃本求利,淬礪良甚难。”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今淬礪得一匕首,暗暗藏在身边。”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廉鍔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郭沫若《满江红·赞雷锋》词:“劈断崑崙,有宝剑锋芒淬厉。”2.激励;磨炼。唐元稹《授田布魏博节度使制》:“尔其淬礪勇夫,敬恭义士。”宋苏轼《策略四》:“是以人人各尽其材。虽不肖者,亦自淬厉,而不至於怠废。”明刘基《书善最堂卷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德,非衒外

【秋水】的江湖水,雨水。《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南朝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飇及,秋水落芙蕖。”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宋王安石《散发一扁舟》诗:“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清王士禛《樊圻画》诗:“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瀟湘。”峻青《黎明的河边》:“你听,哇--哇--,秋水下来就是这么响。”2.比喻明澈的眼波。唐白居易《宴桃源》词:“凝了一双秋水。”元赵雍《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

【携持】亦作“携持”。携带;扶持。《后汉书·陈蕃传论》:“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在东山畜妓”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明帝《文章志》:“安纵心事外,疎畧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唐陆龟蒙《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

【远山】的山峰。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唐白居易《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胡鄂公《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唐崔仲容《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宋范成大《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文君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远山眉”。

【曙】《唐韻》《集韻》《韻會》常恕切,音署。《說文》曉也。《玉篇》東方明也。《類篇》旦也。《淮南子·天文訓》日入于虞淵之汜,曙於蒙谷之浦。《註》曙,明也。《管子·形勢篇》曙戒勿怠。《楚辭·遠遊》魂而至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