粹然真气满轻躯,自言位次神仙秩
诗句 | 读音 |
---|---|
自言位次神仙秩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五質 拼音: zìyánwèi cìshén xiānzhì |
粹然真气满轻躯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cuì rán1qìmǎnqīngqū |
粹然真气满轻躯,自言位次神仙秩释义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
【位次】1.指官位等级。《史记·陈丞相世家》:“於是孝文帝乃以絳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后汉书·梁统传》:“谋共立帅。初以位次,咸共推统。”2.依次排定的位置。汉荀悦《汉纪·高后纪》:“二年春,正月,詔班序列侯、功臣位次,藏于高庙,世世勿絶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走到堂中,站了位次,拜见了闻参将。”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五:“书架上的书都经枚叔亲手安排,大约依照门类顺次分别安放,每书都有一定的位次的。”3.谓所在位置。宋梅尧臣《梦登河汉》诗:“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神仙】见“神仙”。亦作“神僊”。1.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史记·孝武本纪》:“海上燕齐之閒,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僊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当此之时,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方士。”宋梅尧臣《读<汉书·梅子真传>》诗:“九江传神僊,会稽隐廛閈。”陈毅《游桂林》诗:“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2.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殫论。”李善注引《三辅黄图》:“长乐宫有神仙殿。”
【秩】〔古文〕豑《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姪。《廣韻》次也,常也,序也。《書·堯典》平秩東作。《傳》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舜典》望秩于山川。《傳》如其秩次望祭之。又《增韻》職也,官也,整也。《周禮·天官·官伯》行其秩敘。《註》秩,祿廩也。《疏》謂依班秩受祿。《左傳·文六年》委之常秩。《註》常秩,官司之常職。又《爾雅·釋訓》秩秩,智也。《註》智慮深長。又《爾雅·釋訓》秩秩,淸也。《註》德音淸泠。《詩·大雅》德音秩秩。《箋》敎令淸明也。又《詩·小雅》秩秩斯干。《註》流行貌。《箋》流出無極巳也。
【粹然】纯正貌。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欧阳公所以为一代文章冠冕者,固以其温纯雅正,蔼然为仁人之言,粹然为治世之音,然亦以其事事合体故也。”明王守仁《大学问》:“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先生之言,粹然儒者之言也。”周作人《<蜕龛印存>序》:“用心出手,并追汉制,神与古会,盖粹然艺术之正宗。”
【真】同眞。俗字。
【气】《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又與人物也。今作乞。又《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又《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唐韻》去旣切《集韻》《
【满】〔古文〕《唐韻》《正韻》莫旱切《集韻》母伴切,音懣。《說文》盈溢也。《書·大禹謨》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又姓,晉滿奮。又《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說文》煩也。或省作滿。《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又《韻補》叶美辨切,音免。《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又、満、。
【轻】〔古文〕《廣韻》去盈切《集韻》《韻會》牽盈切《正韻》丘京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又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又《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躯】《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音區。《說文》體也。《釋名》軀,區也。是衆名之大,若區域也。《前漢·蓋寬饒傳》用不訾之軀。《荀子·勸學篇》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集韻》軀或作。又《韻補》叶祛尤切。《楊方·合歡詩》同聲好相應,同氣自相求。我情與子親,譬如影追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