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清尊知老矣,薰炉茗碗奈侬何
诗句 | 读音 |
---|---|
薰炉茗碗奈侬何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七歌 拼音: xūn lúmíngwǎnnài2hé|hē|hè |
翠袖清尊知老矣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cuì xiùqīng zūnzhī|zhìlǎoyǐ |
翠袖清尊知老矣,薰炉茗碗奈侬何释义
【薰炉】亦作“薰鑪”。用于熏香等的炉子。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唐杨炯《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栖餘泪,薰炉减旧烟。”清唐孙华《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薰炉自剪粤香烘,胜赏难期四美同。”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南宋朝宫中的薰炉,在康熙年间,被四川遂宁张鹏翮大学士从北京琉璃厂买得,后来带回成都,施与青羊宫的。”
【茗】《唐韻》《正韻》莫迥切,音酩。《玉篇》茶芽也。《爾雅註》荼晚取者爲茗,一名荈。詳荈字註。《洛陽伽藍記》楊元愼含水噀慶之曰:菰爲飯,茗飮作漿。《杜甫詩》茗飮蔗漿攜所有。又花名。《述異記》巴東有眞香茗,其花色白,如薔薇。又《南方草木狀》耶悉茗,南人憐其芳香,競植之。又茗邈,高貌。《張載·七命》搖刖峻挺,茗邈苕嶢。又山名。《水經注》沅水,又東入溪水,南出茗山。又通酩。《韓愈詩》茗艼馬上知爲誰。漢典考證:〔《韻會》茶晚取者。《爾雅·釋草》茗荈〕 謹按爾雅經文無茗荈之文,謹改爲爾雅註荼晚取者爲茗,一名荈。 考證:〔
【奈】同柰。詳木部柰字註。
【侬】《廣韻》《集韻》奴冬切《正韻》奴宗切,音農。俗謂我爲儂。《韓愈詩》鱷魚大于船,牙眼怖殺儂。又渠儂,他也。《古樂府》有懊儂歌。《六書故》吳人謂人儂,卽人聲之轉。甌人呼若能。又姓。宋儂智高。又儂人,今雲南苗類,卽僰人,沙人種。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翠袖】1.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唐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宋苏轼《王晋叔所藏画跋尾·芍药》诗:“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清龚自珍《菩萨鬘》词:“无言垂翠袖,粉蝶窥人瘦。”2.指女子。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明何景明《明妃引》:“琵琶马上再三弹,翠袖朝啼关塞寒。”
【清尊】“清樽”。亦作“清罇”。酒器。亦借指清酒。《古诗类苑》卷四五引《古歌》:“清樽发朱颜,四坐乐且康。”唐王勃《寒夜思》诗:“復此遥相思,清尊湛芳渌。”唐皇甫冉《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月清罇祇暂同。”宋曾巩《戏呈休文屯田》诗:“纵无供帐出郊野,尚有清樽就閒燕。”明吴琪《喜汪振生归自云南》诗:“无穷故交心,相与尽清尊。”清黄遵宪《七月十五日夜暑甚》诗:“满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尽落黄花。”典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老】〔古文〕《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又《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又《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又《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又《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
【矣】〔古文〕《唐韻》《集韻》于己切《韻會》羽已切《正韻》養里切,音。《說文》語已辭也。《徐曰》矣者,直疾。今試言矣,則出氣直而疾會意。《柳宗元曰》決辭也。又叶于姬切,音依。《詩·小雅》徹我牆屋,田卒汙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萊音釐。 《正字通》通作巳。音以。與已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