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楼前天亦泣,南音半夜落沧浪

翠玉楼前天亦泣,南音半夜落沧浪

诗句读音
南音半夜落沧浪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nán yīnbàn yèlà|luò|làocāng láng
翠玉楼前天亦泣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cuì yùlóuqián tiānyìqì

翠玉楼前天亦泣,南音半夜落沧浪释义

【南音】1.南方的音乐。《左传·成公九年》:“使与之琴,操南音。”杜预注:“南音,楚声。”《吕氏春秋·音律》:“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高诱注:“南方国风之音。”唐刘禹锡《采菱行》:“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明胡侍《真珠船·南北音》:“若南音则《孺子》、《接舆》、《越人》、《紫玉》、吴歈楚艷,以及今之戏文皆是。然《三百篇》无南音,《周南》、《召南》皆北方也。”郑泽《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惧兹南音寂,时作天籟鸣。”2.指虞

【半夜】1.一夜的一半。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今日同这二位混,混了半夜,好容易脸不红了。”巴金《灭亡》第五章:“那伸直的道路经过了半夜的安息之后,现在又开始向人们诉说它底被人践踏的命运。”2.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半夜里,姜永泉接到情报:敌人离此不远了。”

【落】《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又《爾雅·釋詁》落,始也。又《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又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又《博雅》居也。《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又蕃籬曰虎落。《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又廢也。《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又

【沧浪】1.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孔传:“别流在荆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刘澄之著《永初山川记》云:‘夏水,古文以为沧浪,渔父所歌也。’”宋姜夔《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沔,沧浪之烟雨,鸚鵡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李善注:“孟子曰:‘沧浪之水清。’沧浪,水色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水色沧浪,波涛浩汗。”《吕氏春秋·审时》“

【翠玉】石。汉蔡邕《胡栗赋》:“形猗猗以艳茂兮,似翠玉之清明。”《宋书·周朗传》:“金魄翠玉,锦绣縠罗,奇色异章,小民既不得服,在上亦不得赐。”清檀萃《滇海虞衡志·金石》:“白玉、翠玉、黑玉出蛮莫土司。”

【前天】1.昨天的前一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前天有信来,説是公事难办得很,恐怕还有几天耽搁。”鲁迅《呐喊·孔乙己》:“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巴金《探索集·大镜子》:“前天看是这样;昨天看也是这样;今天看仍然是这样。”2.特指清代王公随同皇帝读书的三层殿室的前面一层。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澄怀园,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世宗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貺’,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泣】《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湇。《說文》無聲出涕也。《徐鉉曰》泣,哭之細也。《禮·檀弓》泣血三年。又《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又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素問》寒氣容于背兪之脈,則血脈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