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耽耽,兴庆崇崇

大安耽耽,兴庆崇崇

诗句读音
兴庆崇崇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xīng qìngchóng chóng
大安耽耽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dà|dài|tàiāndān dān

大安耽耽,兴庆崇崇释义

【兴庆】之兆。北周庾信《周宗庙歌》之七:“月灵兴庆,沙祥发源。”隋牛弘《皇高祖太原府君神室歌》:“缔基发祥,肇源兴庆。”

【崇崇】高貌,高大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崇崇圜丘,隆隐天兮。”李善注:“崇崇,高貌也。”唐张说《唐故处士张府君墓志》:“中条之北,大河之东,丘陵桑梓,鬱鬱崇崇。”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禾麻芃芃,仓庾崇崇。”明方孝孺《归田图赞》:“庐山崇崇,其下江水;清风穆然,盛德之士。”2.谓崇高伟大。唐李翱《杂说》:“昔管仲以齐桓霸天下,攘夷狄,华夏免乎被髮左袵,崇崇乎功亦格天下,溢后世。”3.连绵广大。宋梅尧臣《依韵和持国新植西轩》:“开地临广衢,崇崇十餘亩。”4.尊敬貌。唐孟郊《劝善吟》:“我愿拜少年,师之学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耽耽】。威严注视貌。亦形容贪婪地注视。《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宋苏轼《见长芦天禅师》诗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一本作“眈眈”。清黄宗羲《机山钱公神道碑铭》:“逆党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计中之。”清薛福成《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数十年来,西洋诸国竞知中国幅员辽阔,又有不争远土之名,一遇界务,鲜不为耽耽之视。”2.深邃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薛综注:“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李善注:“耽耽,树阴重貌。”宋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