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量人,全身担负

大方量人,全身担负

诗句读音
大方量人平仄:仄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dà|dài|tàifāng liàngrén
全身担负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quán shēndān fù

大方量人,全身担负释义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方量】犹丈量。《宋史·食货志上二》:“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全身】1.保全生命或名节。《诗·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三国吴张悛《为吴令谢洵求为诸孙置守冡人表》:“若使羽位承前绪,世有哲王,一朝力屈,全身从命,则楚庙不隳,有后可冀。”北宋王禹偁《四皓庙碑》:“是知先生之出,非独谋汉也,实将救时也。先生之退,非独全身也,亦将矫世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适间这位贵友,途路之中,如此轻薄无状,岂是个全身远害的君子。”2.整个身体。茅盾《子夜》三:“她用一个脚尖支持着全身的重量,在那平稳光软的弹子台的绿呢上飞快地旋转。”

【担负】背负。《汉书·儿宽传》:“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繦属不絶,课更以最。”《三国志·魏志·杨阜传》:“转运之劳,担负之苦,所费以多。”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挈姑与夫,担负去。”2.引申为承受。《诗·商颂·玄鸟》“百禄是何”汉郑玄笺:“谓当担负天之多福。”3.承当责任、工作或费用。《水浒传》第二十回:“晁盖恐三阮担负不下,又使刘唐点起一百餘人,教领了下山去接应。”曹禺《雷雨》第二幕:“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4.指所承担的。明陆深《溪山馀话》:“李纲在宋朝,许大担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