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以情,真意浃洽

待人以情,真意浃洽

诗句读音
真意浃洽平仄:平 仄 平 仄
拼音: zhēn yìjiā qià
待人以情平仄: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dài rényǐqíng

待人以情,真意浃洽释义

【真意】趣。晋陶潜《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宋梅尧臣《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栖烟鸟》:“推物得真意,吾将効陶公。”2.本意,原意。清黄鷟来《过张星文草草堂》诗:“堂名见真意,草草怀夙秉。”马南邨《燕山夜话·为什么会吵嘴》:“可见‘让’的目的是在于‘得’,让一寸是要得一尺。这可以说是古代提倡礼让者的不打自招,这也是历代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提倡礼让的真意所在。”

【浃洽】1.普遍沾润。《汉书·礼乐志》:“於是教化浹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颜师古注:“浹,彻也;洽,霑也。”唐李德裕《唐故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浹洽,要荒宴如。”明宋濂《妙果禅师塔铭》:“闻师之殁,緇素无不哀慟,而两淮之人尤切,不啻丧其父母。师之道浹洽於人者,盖可知矣。”2.遍及。《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休列浹洽,符瑞众变。”刘良注:“浹,及;洽,徧。”唐元稹《奏制试乐为御赋》:“斯御也,动无险阻,发自和平,周旋罔害,欢爱则行。止之而优游灵府,推之而浹洽寰瀛。”3.和谐;融洽。南朝梁丘迟《为

【待人】1.等候别人。《左传·襄公三十年》:“甲午,宋大灾。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杜预注:“待人而行。”唐李嘉祐《送郑正则汉阳迎妇》诗:“遥想双眉待人画,行看五马送潮归。”2.对待别人。胡采《<在和平的日子里>序》:“勇于责己,宽以待人,既有严肃的原则性,又有委曲求全的精神。”《花城》1981年第5期:“她懂得在这个人世的海洋中张帆行船的艰难,待人处世都谦让三分。”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情】〔古文〕啨《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又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