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谁饮马,五岳更刑牲

大江谁饮马,五岳更刑牲

诗句读音
五岳更刑牲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wǔ yuègēng|gèngxíng1
大江谁饮马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dà|dài|tài12yìn mǎ

大江谁饮马,五岳更刑牲释义

【五岳】。1.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古书中记述略有不同。(1)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五岳,东曰岱宗、南曰衡山、西曰华山、北曰恒山、中曰嵩高山。”《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说同。《初学记》卷五引《纂要》:“嵩、泰、衡、华、恒,谓之五岳。”今所言五岳,即指此五山。(2)指东岳泰山、南岳霍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翟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郭璞注:“﹝霍山﹞即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刑】〔古文〕《集韻》同。《說文》罰辠也,國之罰也。从井刀,刀守井,飮之人入井,陷于川,守之割其情也。《韻會》復古篇云:从刀幵聲,剄也。从刀井,法也。今經史皆通作。

【牲】《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說文》牛全完。从牛,生聲。《易·萃卦》用大牲吉。《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傳》色純白曰犧,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器實曰用。《疏》經傳多言三牲,知牲是牛羊豕也。《周禮·天官·膳夫》膳用六牲。《註》馬牛羊豕犬雞也。又《庖人註》六畜,六牲也。始養之曰畜,將用之曰牲。《春秋·僖三十一年》四卜郊,不從,乃免牲。《左傳》牛卜日曰牲。《註》旣得吉日,則牛改名曰牲。又叶倉經切。《班固·東都賦》薦三犧,效五牲。禮神祇,懷百靈。◎按周禮秋官典客云:上公牲三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江】《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

【饮马】给马喝水。《左传·襄公十七年》:“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毁其瓶。”《太平御览》卷六四二引《璅语》:“晋治氏女徒病,弃之。舞嚚之马僮饮马而见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第二天,小王邀赵玉林去找郭全海,在李家的井边,碰到了他,他正在饮马。”2.谓使战争临于某地;通过战争扩大疆土至某地。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北,师次于郔。沉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将饮马于河而归。”《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后子孙饮马於河。”唐沉下贤《唐故银青光禄大夫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