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念河南向儒意,莫教弦诵少时休
| 诗句 | 读音 |
|---|---|
| 莫教弦诵少时休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mò jiàoxián sòngshǎo shíxiū|xǔ |
| 当念河南向儒意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dāng|dàngniànhé nán4rúyì |
当念河南向儒意,莫教弦诵少时休释义
【莫教】犹莫非。《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吴教授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锦儿,怎知道我和王七三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弦诵】1.弦歌诵读。《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孔颖达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弦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后亦以称诗礼教化或学校教育。《晋书·儒林传序》:“虽尊儒劝学,亟降於纶言;东序西胶,未闻於弦诵。”宋苏轼《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常叨孟母邻。”明顾绛《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清恽敬《重建东湖书院记》:“于是深衣博带之士揖让弦诵于其中,而书院復兴。”2.泛指吟哦诵
【少时】会儿。唐独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诗:“今日把手笑,少时各他乡。”《红楼梦》第二九回:“少时贾母等出来。”年轻时;年幼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孔子家语·致思》:“吾少时好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此桑姥,妾少时受其露覆,故不与婢辈同。”
【休】《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美善也,慶也。《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詩·商頌》何天之休。又宥也。《書·呂》雖休勿休。《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又《爾雅·釋訓》休休,儉也。《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詩·唐風》良士休休。又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又致仕曰休。又休息。《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又《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又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
【当】〔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又《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又《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又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又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又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河南】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南曰豫州。”明王鏊《震泽长语·国猷》:“成周以来,河南之都,惟长安、洛阳。”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其十五国中,周南、召南、王、檜、陈、郑在河南。”2.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史记·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张守节正义:“谓灵胜等州。”唐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诗:“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3.省名,别称豫。省会郑州市。
【儒】《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襦。學者之稱。《揚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周禮·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又侏儒,短人也。又侏儒,柱名,與株檽同。《韓愈·進學解》欂櫨侏儒。又與偄同。《隸釋魯峻孟郁》儒作偄。
【意】《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又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又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