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如退让,末迹定沦胥

当仁如退让,末迹定沦胥

诗句读音
当仁如退让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dāng|dàngrénrútuì ràng
末迹定沦胥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mò jìdìnglún xū

当仁如退让,末迹定沦胥释义

【当】〔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又《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又《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又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又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又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

【仁】〔古文〕忎《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人。《釋名》忍也。《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程顥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又《方書》手足痿爲不仁。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云:兄年七十,兩手不仁。又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又姓。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六書正譌》元,从二从人。仁則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退让】谦逊;礼让。《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孔颖达疏:“应进而迁曰退,应受而推曰让。”《史记·梁孝王世家》:“非大贤人,不知退让。”宋范仲淹《天道益谦赋》:“贵退让而黜骄盈,得天道益谦之义。”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秋水言:人以谦和退让、含忍宽厚为治人事天第一义。”2.退避;让步。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两人忿鬭,全恃乎气。彼既寻殴,我即扑打。此其间著不得思议,一著思议,便是逡巡退让。”梁斌《红旗谱》四九:“学生更不退让,一定要抗日。”王西彦《一个小人物的愤怒》:

【末迹】年。《文选·陆机<叹逝赋>》:“解心累於末迹,聊优游以娱老。”李善注:“末迹,喻老。”2.次要的事。清管同《<方植之文集>序》:“性命修于身,勋业皆其末迹也。”王闿运《御夷论一》:“和战者,政教之末迹;諍议者,谋国之下道。”

【定】〔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又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又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又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又《廣韻》《集韻》

【沦胥】1.相率牵连。《诗·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沦胥以铺。”毛传:“沦,率也。”郑玄笺:“胥,相铺徧也。言王使此无罪者见牵率相引而徧得罪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中》:“‘铺’字当训病,《韩诗》作‘痡’,本字也。谓相率而入於刑,入於刑则病苦。”2.泛指沦陷、沦丧。《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淳风杪莽以永丧,縉绅沦胥而覆溺。”唐张鷟《游仙窟》:“下官堂构不绍,家业沦胥。”清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一身长瓠落,四海竟沦胥。”严复《论教育书》:“神州之陆沉诚可哀,而四万万之沦胥甚可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