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子醉花月,妾辜鸾镜妆
荡子醉花月,妾辜鸾镜妆释义
【妾】《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接切,音踥。接也。得接于君子者也。《禮·曲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前漢·五行志》處妾遇之而孕。《註》處妾,童女也。又國名。《山海經》雨師妾在其北。《楊愼曰》雨師妾如姮娥織女之類,非。下文元股國在雨師妾北,可證。又姓。漢妾胥,妾志,見《印藪》。 《說文》从从女。音愆。
【辜】〔古文〕《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說文》罪也。从辛古聲。《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周禮·夏官》以救無辜,伐有罪。又必也。《前漢·律歷志》六律,姑洗。洗,絜也。言陽氣洗物辜絜之也。《註》辜絜,必使之絜也。又磔也。《周禮·春官》以疈辜祭四方百物。《註》疈,披牲胷也。疈辜,披磔牲以祭也。又障也。《後漢·靈帝紀》豪右辜榷。《註》謂障餘人賣買而自取其利也。一作辜較,義同。又辜較,大槪也。詳車部較字註。又月名。《爾雅·釋天》十一月爲辜。又姓。漢典考證:〔《爾雅·釋歲》十一月爲辜
【鸾镜】平御览》卷九一六引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絶。”后即以“鸞镜”指妆镜。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龙飆去去无消息,鸞镜朝朝减容色。”明唐顺之《铜雀台》诗之二:“鸞镜时犹照,蛾眉岁不同。”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二十场:“许多年在战场不亲鸾镜,今日里回家来旧课重温。”
【妆】《廣韻》《集韻》側羊切《正韻》側霜切,音莊。《說文》飾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靚妝刻飾。《後漢·梁冀傳》冀妻孫壽,美而善爲疾態,作愁眉啼妝。《天寶遺事》妃施粉于兩頰,號淚妝。識者以爲不祥。《通鑑》周天元帝禁天下婦女施粉黛,皆黃眉黑妝。 从女,牀省聲。俗作粧娤。
【荡子】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文选·古诗<青青河畔草>》:“荡子行不归,空牀难独守。”李善注:“《列子》曰:有人去乡土游於四方而不归者,世谓之为狂荡之人也。”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元本高明《琵琶记·赵五娘忆夫》:“君身岂荡子,妾非荡子妇。”严复《出都留别林纾》诗:“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2.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妾章氏,小字阿端,误适荡子,刚愎不仁,横加折辱。”清周在浚《行述》:“女,吴兴人,北里朱某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又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又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
【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唐王勃《山扉夜坐》诗:“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唐李白《襄阳曲》之一:“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唐贾至《送王道士还京》诗:“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瀟湘。”清吴伟业《阆州行》:“扬州花月地,烽火似边头。”2.指美好的时光。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好教我出於无奈,泼前程只办的好栽排,想着这半生花月,知他是几处楼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