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诗句 | 读音 |
---|---|
闻道嬖孽能全生 | 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wén dàobìniènéng|nàiquán shēng |
但恐诛求不改辙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dànkǒngzhū qiúbù|fǒugǎizhé |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释义
【闻道】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明李贽《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2.听说。唐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李木庵《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嬖】《廣韻》博計切《集韻》《韻會》必計切,音閉。《說文》便辟也。愛也。《增韻》便幸,左右近習者也。《春秋傳》賤而得幸曰嬖。《左傳·昭九年》飮外嬖嬖叔。又官名。《左傳·昭七年》宣子爲子產之敏也,使從嬖大夫。《註》下大夫也。又《集韻》義切,音臂。義同。
【孽】《正字通》俗孼字。
【能】《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又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又與耐通。《前
【全生】得其所宜。《管子·立政》:“然则礼义廉耻不立,人居无以自守也。全生之説胜,则廉耻不立。”《吕氏春秋·贵生》:“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陈奇猷校释:“子华子以为‘生’之至上者为六欲皆得其宜之‘全生’。”2.保全天性,顺其自然。也指保全天性之道。《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唐元结《喻旧部曲》诗:“劝汝学全生,随我畬退谷。”胡适《读<吕氏春秋>一》:“全生要在适性,全性即是全生。”3.保全生命。唐卢纶《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旧里赠朔北故人》诗:“结髮事疆
【但】《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徒也,凡也。又空也。《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又語辭。猶言特也,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又與誕通。《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馬。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義同。又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
【恐】〔古文〕《唐韻》《正韻》丘隴切《集韻》《韻會》丘勇切,音。《說文》懼也。从心巩聲。《徐曰》恐,猶兇也。《黃帝素問》腎在志爲恐。《註》恐,所以懼惡也。《正韻牋》恐有驚惶之意。懼乃畏怕之實,恐在懼前也。《海錄》唐太宗撰太子接三師禮,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後名惶恐再拜。又惶恐,灘名。《蘇軾詩》地名惶恐泣孤臣。又《廣韻》區用切《集韻》《韻會》《正韻》欺用切,去聲。疑也,慮也,億度也。 从。今省作卂。俗从几,誤。
【诛求】制征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於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寧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杜预注:“诛,责也。”《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征师日滋,赋敛日重,内自京邑,外洎边陲,行者有锋刃之忧,居者有诛求之困。”郁达夫《杂感》诗之三:“诛求又掠旄倪去,风鹤重添妇女惊。”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辙】《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列切,音徹。《說文》迹也。《增韻》車輪所碾迹也。餘詳前軌字註。◎按《莊子·人閒世》螳蜋怒臂以當車轍。別作軼。《淮南子·道應訓》絕塵弭轍。別作。《史記·平傳》門外多長者車轍。別作徹。古字多通用,不必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