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诗句读音
清风别自兹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七之
拼音: qīng fēngbié zìzī|cí
澹泊真吾事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dàn bózhēn wúshì

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释义

【清风】清微的风;清凉的风。《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毛传:“清微之风,化养万物者也。”唐杜甫《四松》诗:“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八窗尽落,清风徐来,紈扇罗衫,剖瓜解暑。”瞿秋白《赤都心史》十三:“清风朗日的春早,莫斯科天色已经非常和快。”2.清惠的风化。《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薛综注:“清惠之风,同於天德。”晋夏侯湛《三国名臣序赞》:“丧乱备矣,胜涂未隆,先生标之,振起清风。”宋苏辙《贺致政曾太傅启》:“出同忧患,措国步於安

【别自】各自。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澳洲於时自立成国,非强英所能遥统,则亦如美例别自独立。”

【兹】〔古文〕茊《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孜。《說文》草木多益也。又《爾雅·釋詁》此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又蓐席也。《爾雅·釋器》蓐謂之茲。《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註》諸侯有疾稱負茲。又《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草之名。又《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又通滋。《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揚子·太經》天不之茲。又《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註》與髭同。又《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澹泊】恬淡寡欲。《汉书·叙传上》:“若夫严子者,絶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晋陶潜《闲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宋苏轼《赵德麟字说》:“今君学道观妙,澹泊自守,以富贵为浮云。”谢无量《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荡心归澹泊,屏足谢拘孪。”2.清淡;不浓烈。唐韦应物《闲居赠友》诗:“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宋司马光《李花》诗:“嘉李繁相倚,园林澹泊春。”3.朴实。唐罗隐《寄崔庆孙》诗:“交情澹泊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明方孝孺《宁野轩铭》:“《大雅》之音,澹泊无华。”

【真吾】实的的我。谓脱去外相的本质的我。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诗:“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宋翁森《四时读书乐》诗:“木落水尽千崖枯,炯然吾亦见真吾。”漢

【事】〔古文〕叓《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又《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又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又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又《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詩紙切,音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