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洗余愆,躬耕江一曲

但愿洗余愆,躬耕江一曲

诗句读音
但愿洗余愆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dàn yuànxǐ|xiǎnyúqiān
躬耕江一曲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三燭
拼音: gōng gēng1yīqū|qǔ

但愿洗余愆,躬耕江一曲释义

【但愿】只愿,只希望。晋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但愿人间有欢笑,不愿人间有哭声。”

【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典切,音銑。《說文》洒足也。《史記·高祖紀》使兩女子洗足。又潔也。《書·酒誥》自洗腆致用酒。又姑洗,律名。《周語》姑洗所以修百物,考神納賔。《白虎通·五行論》洗者,鮮也。又姑洗,鐘名。見《左傳·定四年》。又洗馬,官名。又姓。又《廣韻》《集韻》《韻會》先禮切《正韻》想禮切,音姺。與洒同。滌也。《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又承水器也。《儀禮·士冠禮》設洗于東榮。又石名。《山海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下多洗石。又洗手,花名。《楓窻小牘》雞冠花,汴人謂之洗手花。漢典考證

【愆】〔古文〕《廣韻》去乾切《集韻》丘虔切《正韻》苦堅切,音騫。《說文》過也。《增韻》差也。又罪也,失也。《書·伊訓》惟兹三風十愆。《註》過也。又惡疾曰愆。《左傳·昭二十六年》王愆于厥身。又叶起巾切,音。《詩·小雅》我孔熯矣,式禮莫愆。工祝致告,徂賚孝孫。《韓愈·祭兄文》其不有年,以補我愆。叶上墳恩原奔。又叶起淺切,音遣。《詩·小雅》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揚子·太經》井無幹,水直衍,匪溪匪谷,終於愆。或作諐。亦作。《說文》《集韻》又作。籀作。

【躬耕】古代帝王亲自率领大臣在籍田举行耕种仪式以劝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汉书·食货志上》:“於是上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上躬耕於兴庆宫侧,尽三百步。”2.亲身从事农业生产。《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闽徐夤《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飢。”朱德《新农村》诗:“平田有份躬耕乐,得地无餘心事违。”典

【江】《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曲】《廣韻》丘玉切《集韻》《韻會》區玉切,音。《說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疏》屈曲委細。《書·洪範》木曰曲直。《傳》木可以揉曲直。又《詩·秦風》亂我心曲。《傳》心曲,委曲也。《禮·曲禮·釋文》曲禮,委曲說禮之事。又《禮·中庸》其次致曲。《註》曲,猶小小之事。《朱註》一偏也。又《說文》或說蠶簿。《禮·月令》具曲植籧筐。《註》所以養蠶器也。曲,簿也。《前漢·周勃傳》以織簿曲爲生。《註》葦簿爲曲也。又樂曲。《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又姓。《史記·蒙恬傳》御史曲宮。又《集韻》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