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患难正当行,礼食从来孰重轻
诗句 | 读音 |
---|---|
礼食从来孰重轻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lǐshí|sì|yìcóng lái2zhòng qīng |
道逢患难正当行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dàofénghuàn nànzhèng dāngháng|xíng |
道逢患难正当行,礼食从来孰重轻释义
【礼】《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禮)〔古文〕礼《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音蠡。《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又姓。《左傳》衞大夫禮孔。 《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从来】1.亦作“从徠”。来路;由来;来源。《逸周书·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朱右曾注:“备从来,防其断我归路。”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佐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至再三,叟忽怒叱曰:‘年少子,乃敢相逼!吾岂盗贼椎埋者耶?何必知从来!’”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香山寺》:“来青轩在佛殿东,所从来久,其匾额则今上宸翰也。”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一到广州,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2.历来
【孰】《唐韻》殊六切《集韻》《韻會》《正韻》神六切,音淑。《說文》食飪也。本作,隸作孰。生之反也。《禮·禮運》腥其俎,孰其殽。《特牲饋食禮》註,祭祀自孰始。又歲稔也。《禮·樂記》德盛而敎尊,五穀時孰。《前漢·食貨志》大孰則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則糴一,使民食足。互見火部熟字註。又《爾雅·釋訓》孰,誰也。《楚辭·天問》圓則九重,孰營度之。《莊子·天運篇》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史記·藺相如傳》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又《正韻》何也。《論語》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又《正字通》審也。《漢武策賢良制》其孰之復之。○按《說文》
【重轻】谓加重刑于轻罪。《商君书·去强》:“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2.指重与轻、高与下。汉贾谊《新书·六术》:“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宋曾巩《王君俞哀辞》:“其为辞章可道,耻出较重轻,漠然自如。”3.谓品题、评论。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东坡公元祐时既登禁林,以高才狎侮诸公卿,率有标目殆徧也,独於司马温公不敢有所重轻。”金王若虚《<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如鄙不肖,曷足为公重轻。”4.指对全局有重大影响;关系全局的重要因素。《新唐书·裴度传》:“其
【道】〔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又當道,草名。《博雅
【逢】《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又《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又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又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又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又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又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
【患难】谓艰险困苦的处境。《墨子·贵义》:“若有患难,则使百人处於前,数百於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啄,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唐元稹《与史馆韩侍郎书》:“前后斥家财、排患难於朋友者数四。”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朱德《和董必武同志》:“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拚热血固神州。”
【正当】1.正相当;正相称。《易·否》:“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这里,有个妇女,也是贵乡人,年貌与兄正当,小可欲将他来奉仁兄箕箒,意下如何?”2.谓正处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汉董仲舒《庙殿火灾对》:“阶下正当大敝之后,又遭重难之时,甚可忧也。”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海宴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明刘基《咏史》:“相得民心思汉日,正当杨子剧秦时。”杨朔《海市》:“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于今正当盛夏,岂不空想。”1.正确切当。宋陈亮《与周参政书》:“﹝叶衡、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