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息时雍象,人淳太古风

盗息时雍象,人淳太古风

诗句读音
盗息时雍象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六養
拼音: dàoxīshí yōngxiàng
人淳太古风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rénchún|zhūntàigǔ fēng

盗息时雍象,人淳太古风释义

【盗】〔古文〕《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說文》私利物也。《易·說卦》坎爲盜。《疏》取水行潛,竊如盜賊也。《左傳·文十八年》竊賄爲盜,盜器爲姦。《周禮·秋官》司隸帥其民而搏盜賊。《詩·小雅》君子信盜,亂是用暴。《傳》盜,逃也。《風俗通》言其晝伏夜奔,逃避人也。又《正字通》凡隂私自利者皆謂之盜。《穀梁傳·哀四年》春秋有三盜,微殺大夫,謂之盜。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又泉名。《後漢·郡國志》徐州有盜泉。《說苑》水名盜泉,孔子不飲,醜其名也。又星名。《宋史·天

【息】〔古文〕《唐韻》相卽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卽切,音熄。《說文》喘也。《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又大聲歎曰太息。《戰國策》閔王太息。《註》長出氣也。《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師古註》太息之大也。又累氣曰累息。《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註》息猶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又處也。《詩·小雅》無恆安息。《傳》息,猶處也。又生也。《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前漢·宣帝紀》者不可息。《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又《禮·月令註》陽生

【时雍】邕”。亦作“时雝”。亦作“时廱”。1.犹和熙。《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孔传:“时,是;雍,和也。”《隶释·汉张平子碑》:“出相河间,则黎民时雝。”《隶释·汉泰山都尉孔宙碑》:“於天时廱。”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时雍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清王又旦《古鼎篇》:“忆昔神庙称时雍,斯器原出蓬莱宫。”2.指时世太平。《晋书·张协传》:“六合时雍,巍巍荡荡。”《文选·张协<七命>》作“时邕”。《宋书·礼志一》:“非演迪斯文、缉熙宏猷,将何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淳】〔古文〕《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純。淸也,樸也。《張衡·思賦》何道眞之淳粹兮。《註》不澆曰淳。又沃也。《周語》王乃淳濯饗醴。又大也。《班固·幽通賦》黎淳耀於高辛兮。又兵車之耦曰淳。《左傳·襄十一年》鄭伯賂晉侯,廣車軘車淳十五乗。又鹹也。《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表淳鹵。《註》淳鹵,埆薄之地。《正義》淳鹵,地薄,故表之,輕其賦稅。又淳淳,流動貌。《莊子·則陽篇》禍福淳淳。又《集韻》朱倫切,音諄。漬也,沃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鐘氏淳而漬之。《註》淳,沃也。又主尹切,音準。布帛廣

【太】《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古风】1.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仰羡古风,为君改卜。”吕延济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掩骼埋胔。’此为古风也,谓卜改葬也。”唐韩愈《王公神道碑铭》:“天子曰:王某之文可思,最宜为誥,有古风。”宋陆游《游山西村》诗:“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二七:“百年纔觉古风迴,元祐诸人次第来。”鲁迅《呐喊·明天》:“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2.诗体的一种。即古体诗。唐李白有《古风》五十七首。宋魏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