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

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

诗句读音
泉馆三山深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quán guǎnsān shānshēn
岛夷九州外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韵脚:去十四泰
拼音: dǎo yíjiǔ zhōuwài

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释义

【泉馆】。唐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赵殿成笺注:“泉馆谓泉客所馆,即鮫人之室。”

【三山】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岛夷】1.古指我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书·禹贡》:“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唐皇甫曾《送徐大夫赴南海》诗:“海内求民瘼,城隅见岛夷。”宋杨万里《和巩采若游蒲涧》诗:“南中道是岛夷居,也有安期宅一区。”王闿运《贵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铭》:“巡抚崧蕃公问疾,唯以岛夷窥伺为虑。”2.南北朝时南北双方封建统治者各以正统自居,互相诋毁,北朝称南朝为岛夷。《北史·序传》:“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3.指倭寇。亦泛称外国侵略者。含有鄙视意。

【九州】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郭沫若《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2.指大九州。中国仅其中之一州。战国时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谓“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