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蔗入佳境,寒花留晚香

倒蔗入佳境,寒花留晚香

诗句读音
寒花留晚香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hán huāliúwǎn xiāng
倒蔗入佳境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dǎo|dàozhèrùjiā jìng

倒蔗入佳境,寒花留晚香释义

【寒花】亦作“寒华”。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晋张协《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緑滋。”晋陶潜《九日闲居》诗:“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唐李颀《送李回》诗:“千巖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輦路中。”明汤潜《衲子道明云渎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儿子中偕看有诗二首子亦兴发诗以招之》:“萝门何处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漢

【晚香】1.指菊花。宋韩琦有“且看黄花晚节香”句,故称。宋刘克庄《沁园春·和林卿韵》词:“种杏仙人,看桃君子,得似篱边嗅晚香。”2.寺庙傍晚点燃的香。唐郑谷《赠圆昉公》诗:“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西游记》第三六回:“只见一个烧晚香的道人,点了几枝香,来佛前炉里插。”

【倒】《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什也。又絕倒,極笑也。《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又傾倒。《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又潦倒。《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註》今雹袴也。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蔗】《唐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柘。《玉篇》甘蔗也。《張衡·南都賦》諸蔗薑。《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圍數寸,長丈餘,斷而食之,甚甘。又與柘通。《楚辭·招》胹鼈炮羔,有柘漿些。《註》柘一作蔗。《司馬相如·子虚賦》諸柘巴苴。又《唐韻古音》讀諸。甘蔗一名甘諸,南北音異也。漢典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甘柘巴苴。〕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甘柘改諸柘。 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甘柘巴苴。〕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甘柘改諸柘。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佳境】美好的境界;美好的意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噉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温厚和平,诗教之正,亦词之根本也。然必须沉鬱顿挫出之,方是佳境。”2.风景优美的地方。唐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四:“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宋周必大《陈宰有诗来迎次韵》:“赏心到处穷佳境,好事逢人得异书。”元黄庚《题吴实斋北山别业》诗:“北山佳境胜南山,乘兴登临眼界宽。”叶圣陶《游了三个湖》:“通过春淙亭,佳境就在眼前展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