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虽存柱石倾,暗啮栋梁成蠹木
诗句 | 读音 |
---|---|
暗啮栋梁成蠹木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入一屋 拼音: ànnièdòng liángchéngdùmù |
大厦虽存柱石倾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dà shàsuīcúnzhù shíqīng |
大厦虽存柱石倾,暗啮栋梁成蠹木释义
【暗】《唐韻》《集韻》《韻會》烏紺切。音闇。《說文》日無光也。《玉篇》不明也。又《博雅》深也。《揚雄·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註》暗暗,深空之貌。又《集韻》鄔感切,音黤。義同。又《韻補》叶伊甸切。《歐陽修·送胡學士詩》都門春漸動,柳色綠將暗。挂帆千里風,水闊江灩灩。
【啮】《集韻》五巧切。與齩咬同。齧骨也。
【栋梁】1.房屋的大梁。《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为栋梁。”晋葛洪《抱朴子·备阙》:“擿齿则松檟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则栋梁不如鷦鷯之羽。”《旧唐书·赵憬传》:“大厦永固,是栋梁榱桷之全也;圣朝致理,亦庶官羣吏之能也。”清梅曾亮《士说》:“求栋梁者必於木,而木不皆栋梁也,其不材者,且不得与萑蒲竹箭比。”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后汉书·陈球传》:“公为国家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唐杜甫《承沉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诗:“天路牵
【成】〔古文〕《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又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又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
【蠹】〔古文〕螙《唐韻》《集韻》當故切《韻會》《正韻》都故切,音妒。《說文》木中蟲也。《莊子·人閒世》以爲門戸則液樠,以爲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註》蟲在木中謂之蠹。又《前漢·南粵傳》桂蠹一器。又《續博物志》積穀則生蠹。又蠹書。《穆天子傳》天子東遊,次雀梁,蠹書于羽陵。《註》暴書中蠹蟲,使不藏匿也。《徐陵·玉臺新詠序》辟惡生香,聊防羽陵之蠹。又《爾雅·釋蟲》蜭,毛蠹。《註》卽蛓也。 《說文》作蠹,省作螙,象在木中形。《集韻》亦作。《韻會》別作蠧,非。漢典考證:〔《穆天子傳》天子東遜。〕 謹照原文遜改遊。 考證:
【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卜切,音沐。《說文》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爲言觸也。《玉篇》燧人氏鑽出火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說卦傳》爲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順之謂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木,柷敔也。又質樸。《論語》剛毅木訥近仁。又木彊,不和柔貌。《前漢·周勃傳》
【大厦】的房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宋苏轼《谢兼侍读表》:“大厦既构,尚求一木之支。”明杜濬《肥水先生忽有居》诗:“新栽竹始开三径,大厦人先庇万间。”2.今亦用作高楼之名。如:上海大厦。
【虽】〔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又《玉篇》推也。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漢典考證:〔《註》小雅棠棣曰,每有良朋〕 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
【存】〔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音蹲。《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易·繫辭》成性存存。《孟子》操則存,舍則亡。《禮·祭義》致愛則存。《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又《說文》恤問也。《禮·王制》八十月告存。《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又《月令》養幼少,存諸孤。又省也。《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又叶昨先切,音前。《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又叶匠鄰切,音秦
【柱石】1.顶梁的柱子和垫柱的础石。《汉书·师丹传》:“关内侯师丹端诚於国,不顾患难……确然有柱石之固。”唐元稹《有鸟》诗之九:“大厦虽存柱石倾,暗囓栋梁成蠧木。”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叶圣陶《赤着的脚》:“﹝中山先生﹞虽然是六十将近的年纪,躯干还是柱石那样直挺。”2.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汉书·霍光传》:“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与皇家作柱石,不比儿曹辈。”鲁迅《伪自由书·“多难之月”》:“总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