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士养四体,受敌听腹背
达士养四体,受敌听腹背释义
【达士】1.见识高超、不同于流俗的人。《吕氏春秋·知分》:“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唐杜甫《写怀》诗之一:“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清吴伟业《赠陆生》诗:“狡獪原来达士心,栖迟不免文人病。”2.太平天囯称进士为达士。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官爵既明,而士阶未晓,谓何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廩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以进士为达士,以翰林为囯士乎?”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改进士为达士,谓其通达事变,足以兼善天下也。”
【养】〔古文〕《廣韻》餘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兩切,音痒。《玉篇》育也,畜也,長也。《易·頤卦》觀頤,觀其所養也。又取也。《詩·周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傳》養,取也。又養養,憂貌。《詩·邶風》中心養養。《註》憂不定貌。又《博雅》養,使也。《公羊傳·宣十二年》厮役扈養。《註》艾草爲防者曰厮,汲水漿者曰役,養馬者曰扈,炊烹者曰養。又《史記·儒林傳》兒寬常爲弟子都養。《註》都養,爲弟子造食也。又姓。養由基,見《左傳·成十六年》。養奮,見《孝子傳》。又與癢同。《荀子·正名篇》疾養凔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又
【四体】四肢。《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晋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已疲,庶无异患干。”清赵翼《偶书所见》诗:“乃厌四体勤,专想饱且燠。”2.指整个身体,身躯。唐顾况《谢王郎中赠琴鹤》诗:“因想羡门辈,眇然四体轻。”《四游记·灵耀分龙会为明辅》:“儿今此行,若再饮酒,有违父命,四体不得回乡。”3.比喻君王的辅弼大臣。《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杜预注:“俱股肱也。”《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4.指晋卫恒所撰《四体书势》。见《晋书·卫恒
【受敌】受攻击。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善者》:“善者,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周书·李迁哲传》:“迁哲谓其众曰:‘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如:腹背受敌。
【腹背】1.指前面和后面。《晋书·慕容超载记》:“别敕段暉率兖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上策也。”《北史·韦阆传》:“南郢州刺史田夷启称朏父珍往任荆州,恩洽夷夏,乞朏充南道别将,领荆州驍勇,共为腹背。”《宋史·河渠志一》:“其东则大河西来,其西则西山诸水东注,腹背受水,两难扞御。”金元好问《涌金亭示同游诸君》诗:“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2.比喻关系切近。《后汉书·黄琼传》:“黄门协邪,羣辈相党,自冀兴盛,腹背相亲,朝夕图谋,共搆姦轨。”《宋史·忠义传二·唐重》:“又闻西夏侵掠鄜延,为腹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