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诗句 | 读音 |
---|---|
小航船亦画龙头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iǎoháng chuányìhuàlóngtóu |
大屋檐多装雁齿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dà|dài|tàiwū yánduōzhuāngyàn chǐ |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释义
【航船】定期作短途行驶的载客运货的船只。旧时常见于江南水乡。唐白居易《答客问杭州》诗:“大屋簷多装鴈齿,小航船亦画龙头。”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今浙西临流州县,凡载行旅之舟谓之航船。”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航船走得很迟缓,便把同行的诸人都催入了睡乡。”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龙】〔古文〕竜龒《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又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又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又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
【头】〔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又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又《唐韻》《正韻》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屋檐】”。亦作“屋簷”。房檐。房顶伸出墙外的部分。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白日屋簷下,双鸣鬭鵂鶹。”唐白居易《晏起》诗:“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三·切对》:“‘屋簷下天灯,楼板上地舖。’可谓天生切对也。”杨朔《征尘》:“我们来到一所简陋的土房前,伸一伸手,我准可以摸到屋檐。”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装】《唐韻》《集韻》《韻會》側羊切,音莊。裝束也。又《玉篇》裹也。《前漢·陸賈傳》佗賜賈橐中裝,直千金。又《增韻》齎也。《史記·袁盎傳》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又藏也。《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訴倥傯裝其懷。又《廣韻》側亮切,音壯。《吳均·贈別詩》匕首直千金,七寶雕華裝。生離何用表,賴此持相餉。 《韻會》亦作。
【雁齿】亦作“鴈齿”。1.比喻排列整齐之物。北周庾信《温汤碑》:“秦皇餘石,仍为雁齿之阶。”倪璠注:“雁齿,阶级也。《白帖》:‘桥有雁齿。’”唐白居易《答客问杭州》诗:“大屋詹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2.常比喻桥的台阶。唐白居易《答王尚书问履道池旧桥》诗:“虹梁雁齿随年换,素板朱栏逐日修。”宋张先《破阵乐·钱塘》词:“雁齿桥红,裙腰草緑,云际寺、林下路。”清金农《十五夜对月有怀淮上旧游》诗:“西风一桁秋河路,凉笛三更鴈齿阶。”3.草名。《尔雅·释草》“绵马,羊齿”晋郭璞注:“草细叶,叶罗生而毛,有似羊齿,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