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
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释义
【斯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明刘基《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唐元结《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太平天囯汪吉人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典刑】1.常刑。《书·舜典》:“象以典刑。”孔传:“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三国魏曹操《选军中典狱令》:“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元年》:“自古败军之将,必正典刑,不尔,无以谢天下。”2.见“典型”。3.掌管刑法。《汉书·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宋陈亮《廷对策》:“数年以来,典刑之官遂以杀为能,虽可生者亦傅以死。”4.正法。元关汉卿《窦娥寃》第三折:“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朝秘史》卷九:“若有违号令者,我认得的,便拿将来;不认得的,就那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寥阔】1.空旷;广远。明归有光《思子亭记》:“徘徊四望,长天寥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僕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铁的轮轧出的大声,在这安静而寥阔的空间,更显得震耳。”2.指天空。明何景明《送刘御史按淮阳诸郡》诗:“鹰隼在寥阔,一击乘秋霜。”3.渺茫无所见;稀少。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三十韵》:“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型。”明方孝孺《王君国祥墓碣》:“近世史所録名将,争战之绩则有矣,然言辞之士,寥阔罔闻,岂驰説骋辩者不若古之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