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拱连山,晴空转规日

大野拱连山,晴空转规日

诗句读音
晴空转规日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入五質
拼音: qíngkōng|kòng|kǒngzhuǎn guī4
大野拱连山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dà yěgǒnglián shān

大野拱连山,晴空转规日释义

【晴】《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無雲也。《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又《韻補》叶慈良切。《張籍·祭韓愈詩》公因同歸還,居處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又《說文》夝,雨而夜除星見也。《註》今俗作晴,非。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转规】器物。喻一往无阻或毫无阻难。《后汉书·马援传》:“谋如涌泉,埶如转规。”李贤注:“规,员也。《孙子》曰:‘战如转员石於万仞之山者,埶也。’”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促殄遗孽,永垂鸿名;易如转规,指顾可致。”明张居正《恭述祖德诗》:“崇俭尝却貂,听言犹转规。”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大野】广大的原野、田野。唐李邕《石赋》:“植杖大野,周目层巖。”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臧克家《自己的写照》诗:“看敌人随着枪声仆地,像七月的高粱倒在大野里。”2.古泽名。又名巨野、鉅野。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嘉祥县一带。《书·禹贡》:“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孔传:“大野,泽名。”孔颖达疏:“《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鉅野县北。鉅即大也。”3.复姓。北魏有大野拔,为南青州刺史。见《魏书·静帝纪》。北周阎庆赐姓大野氏。见《周书·阎庆传》。

【拱】《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說文》斂手也。《徐曰》兩手大指相拄也。《書·武成》垂拱而天下治。《註》垂衣拱手也。《禮·玉藻》凡侍於君垂拱。《疏》沓手也。身俯則宜手沓而下垂也。又《爾雅·釋詁》執也。《註》兩手合持爲拱。《左傳·僖三十二年》爾墓之木拱矣。又拱翊,環衞也。又與珙通。大璧也。《左傳·襄二十八年》與我其拱璧。又州名。漢留郡,宋置拱州。又姓。明景泰進士拱廷臣。又《集韻》居容切,音恭。左傳,拱璧。徐邈讀。又居用切,供去聲。亦斂手也。又渠竹切,音。《廣雅》法也。◎按屋韻渠竹切,與沃

【连山】1.古《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贾公彦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为《连山》。”唐韩愈《毛颖传》:“﹝蒙恬﹞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罗惇曧《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2.连绵的山岭。南朝梁吴均《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唐王维《终南山》诗:“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宋苏辙《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