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尚和平,至味贵悠远
大音尚和平,至味贵悠远释义
【至味】最美好的滋味;最美味的食品。《吕氏春秋·本味》:“汤得伊尹,祓之於庙,爝以爟火,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説汤以至味。”高诱注:“为汤説美味。”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虽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明方孝孺《王温子栗字说》:“饮食资乎水火,而饮食非水火也。咸酸本乎盐梅,而至味非盐梅也。”漢
【悠远】1.指空间距离的辽远。《诗·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维其劳矣。”郑玄笺:“其道路长远。”《后汉书·南蛮传序》:“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唐元稹《蔡少卿兼监察御史制》:“俾尔以如和县等捷书来上,道路悠远,其勤可嘉。”2.长久;久远。《礼记·中庸》:“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孔颖达疏:“悠,长也。若事有徵验,则可行长远也。”《宋书·袁淑传论》:“徒以灵化悠远,生不再来……谓七尺常存,百年可保也。”《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我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
【大音】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唐李白《赠临洺县令皓弟》诗:“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明刘基《美女篇》诗:“大音世罕识,日暮空盘桓。”典
【和平】安定,没有战乱。《易·咸》:“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汉书·王商传》:“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老舍《四世同堂》二七:“中国人是喜欢和平的。”2.温和;和顺。《荀子·君道》:“血气和平,志意广大。”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其为人温良诚信……和平而有立。”宋曾巩《洪渥传》:“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沙汀《还乡记》七:“﹝冯大生﹞外表和平老实,一惹毛了,气性可并不小。”3.和谐;和睦。汉焦赣《易林·蒙之小畜》:“阴阳顺叙,以成和平。”《魏书·高宗纪》:“上下和平,民无怨谤。”清吴伟业《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