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至圣,文教之宗

大哉至圣,文教之宗

诗句读音
文教之宗平仄: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冬
拼音: wén jiàozhīzōng
大哉至圣平仄:仄 平 仄 仄
拼音: dà|dài|tàizāizhì shèng

大哉至圣,文教之宗释义

【文教】乐法度;文章教化。《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孔颖达疏:“此服诸侯揆度王者政教而行之。”《晋书·刘颂传》:“魏武帝以经略之才,拨烦理乱,兼肃文教,积数十年,至於延康之初,然后吏清下顺,法始大行。”唐韩愈《河南府同官记》:“武志既扬,文教亦熙。”宋苏轼《谢欧阳内翰启》:“自昔五代之餘,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2.文告教令。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於理,乃治体乖也。”《北史·齐纪上·神武帝》:“﹝神武﹞性周给,每有文教,常殷勤款悉,指事论心,不尚綺靡。”《南史·柳恽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宗】《唐韻》作冬切《集韻》《韻會》祖賨切《正韻》祖冬切,音。《說文》尊祖廟也。《白虎通》宗者何,宗有尊也,爲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郉昺曰》宗者,本也。廟號不遷,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稱曰宗廟。《禮·祭法》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賈誼曰》祖有功,宗有德也。又流派所出爲宗。《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禰爲小宗。《程頤曰》凡言宗者,以主祭祀爲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又同姓曰宗。《詩·大雅》宗子維城。《註》同姓也。又《書·舜典》禋于六宗。《註》謂所尊祭者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至圣】1.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墨子·辞过》:“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清侯方域《豫省试策一》:“夫大舜生於东,文王生於西,其实天下至圣,非东西可得而限也。”2.旧时亦以专指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六》:“宋祥符元年,幸曲阜,謁文宣王庙,諡玄圣文宣王;五年,改諡至圣。”翁元圻注引明世宗时礼部议曰:“人以圣人为至,圣人以孔子为至。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