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已逸发,小章更清新

大章已逸发,小章更清新

诗句读音
小章更清新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xiǎozhānggēng|gèngqīng xīn
大章已逸发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拼音: dà zhāngyǐyì fā

大章已逸发,小章更清新释义

【章】《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又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又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又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又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又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又《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又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清新】1.清美新颖。晋陆云《与兄平原书》之九:“兄文章之高远絶异,不可復称言。然犹皆欲微多,但清新相接,不以此为病耳。”宋苏辙《次韵任遵圣见寄》:“诗句清新非世俗,退居安稳卜江天。”《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忽然翻出一首诗来……杜慎卿看了,点一点头道:‘诗句是清新的。’”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虽然不及文人的细腻,但他却刚健,清新。”2.清爽新鲜。清宋匡业《梅花》诗:“不染纷华别有神,乱山深处吐清新。”郁达夫《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所以从海道去青岛的人对她所得的最初印象,比无论哪一个港

【大章】1.古乐名。相传为尧乐。《礼记·乐记》:“《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郑玄注:“尧乐名也。言尧德章明也。”2.犹大法。《国语·周语中》:“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俞樾《群经平议·国语一》:“大章犹言大法也,谓以私劳变前人之大法也。”即太章。相传为禹臣,善走。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虽有大章、竖亥之足,而所常履者,未若所不履之多。”详“太章”。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逸发】谓神情超逸而容光焕发。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异体峯生,殊相逸发。”宋曾巩《喜晴》诗:“光华逸发万物上,精气夐与扶桑通。”清徐沁《明画录·赵左》:“神韵逸发,为士林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