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环:围。之:代这座城而:连词表转折。夫:句首发语词,不译。而:连词表递进。是:这。也:表判断语气,“是”。非:不是。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米粟:粮食。多:充足。委:放弃。而:连词表顺承。去:离开。之:代词,代“城”。故:所以。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

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固:巩固。国:国防。山溪:山河。险:险要。威:震慑,树立威望。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之至:到达极点。畔:通“叛”,背叛。顺:归顺,服从以:凭借。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所以。有:要么,或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版相关古诗注释

大招(青春受谢)注释版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谢:离去。受谢,是说春天承接着冬天离去。 春气奋发,万物遽(jù)只。遽:竞争。 冥(míng)凌浃(jiā)行,魂无逃只。冥:幽暗。凌:冰。浃:周遍。…

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注释版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摇落:动摇脱落。 憭(liáo)栗(lì)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憭栗:凄凉。 泬(xuè)漻(liáo)兮天高而气清,寂寥(…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注释版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九歌:《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天神名,具体是何种神祇,历代学者说法不一。吉日…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注释版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miǎo)眇兮愁予。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眇眇: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袅(niǎo)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 一作:…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注释版

操吴戈兮被(pī)犀(xī)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难的人。操吴戈兮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吴戈:…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注释版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兰汤:兰草沁入其中而带有香味的热水。此下四句为祭巫所唱。华采:使之华丽。若英:像花朵一样。 灵连蜷(quán)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灵:灵子,…

卜居(屈原既放)注释版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jié)知尽忠而蔽障(zhàng)于谗(chán)。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zhān)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注释版

帝高阳之苗裔(yì)兮,朕皇考曰伯庸。高阳:颛顼之号。苗裔: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朕:我。皇:美。考:已故的父亲。 摄提贞于孟陬(zōu)…

渔父(屈原既放)注释版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我缨(yīng);濯:洗。缨: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注释版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迫阨:困阻灾难。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焉托乘:以什么作为寄托、乘载的工具。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注释版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yǎn)蹇(jiǎn)连蜷兮枝相缭(liáo)。偃蹇、连蜷:屈曲的样子。缭:纽结。 山气巄(lónɡ)嵷(sōnɡ)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巃嵷(:…

天问(曰遂古之初)注释版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遂:往。传道:传说。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上下:指天地。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冥昭:指昼夜。瞢(méng)暗:昏暗不明的样子。极:穷究。 冯翼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