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非麟角惊凡目,或是蛾眉妒冶容

得非麟角惊凡目,或是蛾眉妒冶容

诗句读音
得非麟角惊凡目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dé|děi|defēilín jiǎojīngfán mù
或是蛾眉妒冶容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uò shìé méidùyě róng

得非麟角惊凡目,或是蛾眉妒冶容释义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非】《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又《玉篇》下也。又《玉篇》隱也。又《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又《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又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又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又《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又《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又《韻會

【麟角】。《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后因以“麟角”指宗藩之盛。清纳兰性德《曲阜》诗:“小臣久已瞻麟角,何幸趋承俎豆餘。”2.比喻稀罕而又可贵的人才或事物。晋葛洪《抱朴子·极言》:“若夫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者,万夫之中有一人为多矣。故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也。”清梁章鉅《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视尔真麟角,逢人説凤条。”

【惊】《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凡目】1.大要与细目。《周礼·天官·宰夫》:“二曰师,掌官成以治凡;三曰司,掌官法以治目。”郑玄注:“治凡,若月计也……治目,若今日计也。”宋叶适《折帛》:“虽然,折帛之为钱多矣,所资此以待用者广矣,陛下必鉤考其凡目,而后可以有所是正。”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余於顾君,未能执鞭也,亦欲因其凡目,次第种别。”2.犹俗眼。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岂上古之至寳,时亦示显晦於人哉?而隐现有数,俾特出愚者之手,必其无能滞留於凡目耶。”宋苏轼《次韵陈四雪中赏梅》:“独秀惊凡目,遗英卧逸民。”明宋濂《凝道记·孔

【或是】1.或许;也许是。唐韩愈《送张道士》诗:“或是章奏繁,裁择未及斯。”宋苏轼《九日次定国韵》:“封侯起大第,或是君家騶。”2.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水浒传》第五五回:“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则。”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如‘云淡风轻近午天’此等句法自然容易见好,若变为‘风轻云淡近午天’,则虽有好句,不夺目矣。况‘风轻云淡近午天’七字之中,未必言言合律,或是阴阳相左,或是平仄尚乖,必须再易数字,始能合拍。”

【蛾眉】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南朝梁何逊《咏舞》:“逐唱迴纤手,听曲转蛾眉。”宋叶梦得《虞美人》词:“慇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明叶宪祖《碧莲绣符》第八折:“几年羞把蛾眉扫,何期再咏《桃夭》,脸波红羞容未销,回头自掩生綃。”《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2.借指女子容貌的美丽。《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謡諑谓余以善淫。”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髮

【妒】《廣韻》當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故切。同妬。《說文》婦嫉夫也。《詩註》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史記·鄒陽傳》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曰類,自爲牝牡,食者不妒。又鶬爲膳,可療妒。又凡媢嫉皆曰妒。《史記·項羽紀》嫉妒吾躬。《列子·說符篇》爵高者,人妒之。又梵言伊黎沙掌挐,此言妒。又叶當古切,音覩。《屈原·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以延佇。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又叶之石切,音蹠。《屈原·離騷》衆皆競進而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冶容】1.女子修饰得很妖媚。《易·繫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女子妖冶其容。”《后汉书·崔駰传》:“扬娥眉於復关兮,犯孔戒之冶容。”李贤注:“饰其容而见於外曰冶。”晋张华《女史箴》:“冶容求好,君子所讎。”唐李白《赠清漳明府姪聿》诗:“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清李渔《玉搔头·擒王》:“一不该冶容惑主,二不该矫詔全贞,三不该惧罪奔亡。”2.艳丽的容貌。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计倪传》:“倾城倾国,思昭示於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於前史。”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