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诗句读音
掩泪对双鱼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ǎn lèiduìshuāng yú
登台南望处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dēng táinán|nāwàngchǔ|chù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释义

【掩泪】思《娇女》诗:“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唐李嘉祐《游徐城河忽见清淮因寄赵八》诗:“长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泪独回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几句话,説得旁人俱各掩泪。”许地山《女儿心》:“宜姑到看不见她,才掩泪回到寨里。”

【对】《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碓。《說文》應無方也。本作。《爾雅·釋言》對,遂也。《疏》遂者,因事之辭。《廣韻》答也。《增韻》揚也。《詩·大雅》以對于天下。《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又《禮·曲禮》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註》離席對也。又次對,轉對。《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又當也,配也。《詩·大雅》帝作邦作對。《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又對簿。《史記·李

【双鱼】两鱼。晋傅玄《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唐杜甫《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唐李贺《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2.指书信。唐唐彦谦《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明刘基《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清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双鲤”。典

【登台】1.登上高台;登上舞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甲兴,公登臺而请,弗许。”《后汉书·明帝纪赞》:“登臺观云,临雍拜老。”老舍《四世同堂》十:“他的志愿是将来能登台去唱黑头,因他的脑袋既大,而又富于鼻音。”2.汉称尚书、御史、谒者为三台,后亦称三公,因称登上三公之位为“登臺”。亦泛指充任高级官吏。《晋书·温峤郗鉴等传论》:“道徽儒雅,柔而有正……方回踵武,奕世登臺。”明李东阳《永贞叹》:“郑歇后登臺司国事。”3.比喻登上政治舞台。邹韬奋《奥国的教训》:“可是自希特勒登台,德帝国主义复活之后,奥国人民并不愿

【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又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又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又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又《翻譯名義》合掌作禮

【望】〔古文〕《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又《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又《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又《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又責望。又怨望。又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又《釋名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