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委万类,高轶象帝先
得意委万类,高轶象帝先释义
【高】《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音羔。《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易·繫辭》高以,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又《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又如字。又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象帝】语本《老子》:“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河上公注:“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王弼注:“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因以指天帝。清姚鼐《秋斋有述》诗:“渊乎象帝先,旷矣发吾覆。”2.指老子。唐朝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故即用《老子》中语为老子的别称。唐韩愈《奉和杜相公十六韵》:“象帝威容大,仙宗宝历赊。”孙汝听注:“此言象帝者,即指玄元也。”宋邵雍《不去吟》:“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
【先】《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
【得意】旨趣。《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列子·仲尼》:“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宋孔平仲《续世说·捷悟》:“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明沉鲸《双珠记·风鉴通神》:“义理一原须得意,知行两字在潜心。”2.犹得志。《管子·小匡》:“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於天下;在晋,则晋得意於天下,在狄,则狄得意於天下。”《史记·六国年表》:“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东巡泰山,奏功皇天,具著显庸,明示得意。”清魏源《圣武记》
【委】《廣韻》於詭切《集韻》《韻會》鄔毀切,音骫。任也,屬也。《莊子·知北遊》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左傳·昭元年》徐吾犯之妹美,公孫黑强委禽焉。又頓也。《唐書·杜遜能傳》書詔雲委。《蘇頲傳》詔書塡委。又棄置也。《孟子》委而去之。又本曰原,末曰委。《禮·學記》或原也,或委也。又端委,禮衣。《左傳·昭元年》劉子謂趙孟曰:吾與子弁冕端委。又宛委,山名,在會稽東南。《汲冢周書》禹登宛委山,發金之書,得通水之理。又姓。《風俗通》太原太守委進。又《集韻》於僞切,
【万类】犹万物。《鬼谷子·捭阖》:“筹策万类之终始。”晋张华《鹪鹩赋》:“何造化之多端兮,播羣形於万类。”唐韩愈《谢自然诗》:“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明王廷陈《咏怀》:“万类殊所嗜,物岂慕非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