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兵寻户籍,烧药试仙方
点兵寻户籍,烧药试仙方释义
【烧药】1.炼制丹药。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诗之五:“矻矻皆烧药,纍纍尽作坟。”唐姚合《赠终南山傅山人》诗:“已无烧药本,唯有著书功。”前蜀韦庄《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2.煎药。宋范成大《枕上》诗:“久病厌闻铜鼎沸,不眠惟望纸窗明。摧頽岂是功名具,烧药炉边过此生。”元杨维桢《照画》诗:“只今颜色浑非旧,烧药幧头过一春。”
【试】《唐韻》《集韻》《韻會》式吏切,詩去聲。《說文》用也。《博雅》嘗也。《增韻》探也,較也。《易·无妄》无妄之藥,不可試也。《釋文》試驗,一曰用也。《註》試,謂少嘗之也。《書·舜典》明試以功。《禮·緇衣》不試而民咸服。《莊子·齊物論》嘗試言之。又《正韻》式至切,音翅。義同。又姓,見《姓苑》。又《集韻》設職切,音識。義同。通作式。又叶詩止切,音始。《詩·小雅》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干之試。試叶止。又叶申之切,音詩。《詩·小雅》私人之子,百僚是試。叶上裘,裘音渠之反。
【方】〔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
【点兵】征调丁壮。《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唐杜甫《新安吏》诗:“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又籍陕西河东民为乡兵弓手,时天下久承平,忽闻点兵,民情惊扰。”2.检点兵马。《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三年》:“丞相欢欲收兵更战,使张华原以簿歷营点兵。”《秦併六国平话》卷下:“王賁点兵,折了万餘人。”清李渔《奈何天·攒羊》:“难胡应,又不曾亲到沙场看点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余数定理是中国首创。据说大军事家韩信曾经用它来点兵。”3.比喻点名分派任务。《
【户籍】1.登记户口的册籍。古时也称户版、丁籍、黄籍、籍帐。我国户籍制度建立于春秋、战国之交。《管子·禁藏》已有“户籍田结”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战国初期政治经济尚较落后的秦国于献公十年实行“户籍相伍”的制度。《汉书·地理志》保存了最早的全国户口记录。以后历代均定期分类审编,用以稽查人口,征课赋税,调派劳役。隋炀帝大业五年、明太祖洪武三年都曾进行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清雍正时将丁税摊入田赋,户籍失去征调赋税的作用,乾隆三十七年遂停止编修。解放前旧中国的户籍属保甲制度的一部分。新中国的户籍记录各户成员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