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有纱,享祀不忒

典礼有纱,享祀不忒

诗句读音
享祀不忒平仄:仄 仄 平 仄
拼音: xiǎng sìbù tè
典礼有纱平仄:仄 仄 仄 平
拼音: diǎn lǐyǒu|yòushā

典礼有纱,享祀不忒释义

【享祀】。《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享祀。”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之十一:“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罌?”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三国演义》第九六回:“却説孔明斩了马謖,将首级遍示各营已毕,用綫缝在尸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他们的大事是些什么呢?不外是战争和享祀。”2.犹享世。明李贽《鬼神论》:“商有天下,享祀六百,贤圣之王六七继作,鸟之遗也。”

【不忒】变更;没有差错。《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魏书·穆崇传》:“用能四时不忒,阴阳和畅。若有过举,咎徵必集。”唐柳宗元《视民诗》:“既柔一德,四夷是则。四夷是则,永怀不忒。”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六》:“作圣之功,必知足以及之,仁足以守之,斯能至而不忒。”典

【典礼】1.制度礼仪。《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羲文之《易》,虞夏之《书》,歷公旦之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宋司马光《稷下赋》:“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元典章·兵部三·铺马》:“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尤宜重其典礼。”2.指某些隆重仪式。《清史稿·礼志八》:“二月,文华殿成,举行典礼。”赵树理《登记》四:“隔了一天,区公所通知村公所,说小晚和艾艾的婚姻是模范婚姻,要村里把结婚的日期报一下,到那时候区里的干部还要来参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纱】《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音沙。《玉篇》紗,縠也。《廣韻》絹屬。一曰紡纑也。《急就篇註》已紡而成謂之紗。《前漢·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註》師古曰:紗縠,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爲紗,縐者爲縠。 古通沙。《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沙。《註》素沙者,今之白縛也。今世有沙縠,名出於此。又《集韻》弭沼切,音眇。紗,微也。或作。《韻會》紗,今作緲,又通作眇。又《韻補》叶桑河切。《劉楨·魯都賦》妖服旣工,刻畫綺紗。和顏揚眸,盱風長歌。漢典考證:〔古通沙。《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紗。《註》素紗者,